市场简讯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纺织品配额的逐年取消,中国纺织品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纺织品的“绿色壁垒”。中国纺织品有关专家就纺织行业面临的这一问题指出,绿色生态纺织品已成为市场所需。 根据业内专家介绍,联合国统计署提供的数据表明,1999年全球绿色消费总额达3000亿美元,80%的荷兰人、90%的美国人及德国人在购物时会考虑消费品的环保标准。而21世纪世界环境保护浪潮的兴起,必将影响到国际服装市场,特别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地区)通过制定各种环境标准和法律、法规,建立起一道道限制和阻止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地区)市场、保护本国(地区)服装市场竞争力的“绿色贸易壁垒”。 有专家认为,目前,国外对纺织品的要求正出现以下三大变化: 一、对纺织品的质量指标更严格。许多客户会对合同中影响使用性能的质量指标提出特殊要求,如美国、加拿大、英国、欧盟、澳大利亚、日本等主要纺织品进口国家(地区)对纺织品的尺寸稳定性、染色坚牢度、耐磨度、起毛球性等项目指标要求明显提高。 二、国际社会对纺织品的质量要求由传统的重视实用性、美观性、耐用性趋向注重安全性、卫生性。近年来,世界各国尤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制定出台了相关的环保法规和纺织品环保标准,对纺织品的甲醛、偶氮染料、重金属、PH值等成分实施了严格的限制。 三、从传统的重视外观质量检验趋向注重内在质量的检测,有些外商已将纺织品内在质量指标列入了信用条款。 为此,将“绿色壁垒”形容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遇到的第一道、也是最难过的一道“门槛”的说法有一定道理,如果不积极应对,不仅使中国不少出口产品被迫退出国际市场,而且会影响到进一步扩大就业和经济发展。在谈到如何打破壁垒,提高竞争力问题时,专家们认为,通过质量管理体系是突破壁垒的基础。 具体而言,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突破壁垒、提高竞争力的基础。据介绍,ISO(即国际标准化组织)成立于1947年,成员包括140多个国家(地区)的标准化组织,目前已发布10000多个国际标准,是企业走向国际的铺路石。ISO9000认证能确保质量管理体系适宜性和业务的适宜性,提高自己的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信誉,提供系统的规范以提高操作效率、降低非质量成本。质量管理体系根据国际化要求,以顾客为中心,基于事实进行决策,并通过系统的管理方法来实现各方互利,真正做到与国际接轨。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