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家紧盯美元,这是全球经济受损的原因。”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在一篇文章中如是表述,但真实情况的确如此吗?人民币等亚洲货币即便如欧美一些人士之愿升值,全球经济失衡的问题能否得到解决?亚洲开发银行最新的报告指出,这样的论断站不住脚。
亚行在这份研究报告中,利用牛津经济预测模型(OEF)模拟亚洲货币、尤其是人民币升值之后的情况,结果显示,即便人民币升值,受冲击的只会是中国及其邻国的经济,对解决全球经济失衡、尤其是美国双赤字问题并无多大帮助。
报告指出,2004年美国经常项目赤字达到创纪录的6659亿美元,占到了GDP的近6%,伴随赤字节节高攀的则是美元步步走低,仅在2004年,美元兑欧元和日元,分别下跌7.4%和4.7%。
该报告分别假设人民币在今年下半年升值10%和20%,进而分析对中国、美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影响。在升值10%的情况下,中国出口受损,经常项目受到冲击,至2006年贸易顺差仅为150亿美元。而在升值20%的情况下,则会出现贸易逆差318亿美元,经常项目给GDP的贡献也下降1.7%。
更重要的,升值会使得总需求减少,供给过剩,在升值10%的情况下,通胀下降1.2%,如果升值20%,通胀下降则翻一番至2.4%。GDP增速急剧下滑,很可能导致经济的硬着陆。
但令人注意的却是,在中国经济受到如此冲击的同时,人民币升值并未像美国一些人士所言“有助于美国削减贸易赤字。”
在人民币升值10%的情况下,美国贸易赤字只会减少36亿美元,经常项目的改善占GDP的比例仅为0.02%,即便人民币升值20%,经常项目改善也仅为0.05%。亚行的报告指出,人民币升值对解决美国外部经济失衡作用甚微。
亚行开出的解决世界贸易失衡的“药方”是,美国和世界经济要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该报告认为,美国经常项目赤字是国内过低的储蓄率、巨额的财政赤字以及与其他工业国长期的发展速度不匹配综合所致,“世界经济失衡的解决在于这些核心问题的解决。”
报告建议美国政府控制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压缩财政开支,与此同时,世界其他经济体则需要采取内需驱动型的增长模式,以降低外部失衡,“需要正确的宏观经济政策和进行结构性变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