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简讯

市场简讯
我国医药市场发展渐乏力 突围成重点
2014-09-23

我国医药市场发展渐乏力 突围成重点  以出口规模较大的华北制药、东北制药、鲁抗医药等20家医药上市公司为例,大宗原料药毛利率已从2012年的6%下降至目前的4%,特色原料药平均毛利率也从2012年的31%下降至目前的26%。  
  由于国内市场销售毛利率大幅高于国际市场,尤其是大宗原料药国内毛利率能达到10%,导致大部分药企国际市场份额逐年下降,而国内市场比重不断提高。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跨国药企销售利润率在15%~16%,有的甚至超过20%。应该说,我国医药产业运行效益不高的直接原因是产品结构、企业议价能力和同质化过度竞争等。  
  而且从目前的情况看,由于行业的转型升级是一个长期过程,故我国医药产品出口结构调整仍较为缓慢。  
  1、国外注册、认证比例较低
    据统计,目前我国获得国际认证资格的原料药企业仅有15%,仅有103家制剂企业的143个品种获得国外GMP认证,数量不到3%。  
  其中西成药出口27.11亿美元,70%出口东南亚、非洲、南美市场等新兴医药市场,在欧美发达市场接受程度低。
    2、新药研发落后于国际主流医药国家
    分析国内医药研发情况可知,我国批准的新药数量较多,但质量不高,一类新药占比不到10%。
    研发投入占销售额比重过低,平均低于2%,而发达国家投入在15%以上,我国医药企业研发投入的资金规模及其抗风险能力有限。而且,研发项目重复投入现象严重,在研品种中的8%占了注册文号总量的70%。抗生素在药品使用总量中占46%,远高于发达医药市场5%~10%的比重。
    研发线上的上述问题,已引起了行业的高度关注。近年来,国内涌现出一批实力派研发企业,这些先导企业的多个研发产品获得CFDA许可上市或进入临床试验。总体来说,我国医药研发进步显著,但与国际发达国家仍有相当大的差距,医药行业的发展还有待更进一步发展。
 



相关部门网站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

网站地图 | 隐私政策 | IPv6网络支持 | Xml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