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简讯
据报道,2004年2月18日,日本政府发表的统计数字显示,2003年四季度,日本经济实际增长率为1.7%,按年率计算增长率达7%,为1990年二季度以来的最大增幅。 许多迹象表明,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美国经济形势好转,日本经济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复苏步伐加快,出现了近年来少有的良好态势。日本经济形势好转主要表现在: (1)工矿业生产增长。由于汽车、数码家电销售旺盛,日本工矿业生产出现了3年来的首次增长。日前,日本经济产业省发表的统计数据表明,2003年,日本的工矿业生产指数为94.9(2000年为100),比上年增长了3.2%。 (2)企业收益改善,设备投资增加。2003年四季度,在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的1700多家企业的平均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了4%,纯利平均增长50%。企业设备投资同比增长5.1%,民间企业设备投资已成为促进日本经济复苏的重要因素。 (3)企业倒闭减少,失业人口下降,家庭消费开支增长。2003年,日本企业倒闭数量为1.66万家,比上年下降了14.6%,为四年来首次减少。另据日本总务省统计,2003年日本的失业率为5.3%,比2002年的历史最高点下降了0.1%,为13年来首次下降。就业形势的好转还促进了家庭消费开支的增长。2003年四季度,日本个人消费支出比上年同期增长0.8%。 (4)出口继续大幅增长,出口总额再创历史新高。2003年,日本对亚洲其他国家(地区)的出口大幅增长,使2003年出口总额达到54.5589万亿日元,创历史最高纪录。贸易顺差则超过10万亿日元。出口增长已成为日本经济持续复苏的重要动力。 2004年2月18日,日本瑞穗证券公司的首席经济分析师表示,日本经济已经摆脱了长达13年的低迷状态,进入了持续复苏阶段。而且,此次经济复苏与以往几次短暂的复苏不同,具有以下特点: (1)日本政府没有采取加大公共投资、刺激经济的措施,复苏主要是靠企业调整产业、产品结构以及通过内部整顿改革,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的。 (2)企业的设备投资结构发生变化,投资主要集中在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行业。同时,日本企业的大型设备进入更新换代期,设备投资将保持增长势头。 (3)日本已基本形成了以技术集约型高附加值为主的产业结构,并增加了从海外进口零部件的比重,企业应对日元升值的能力大大增强。 日本经济界人士认为,由于这次经济复苏受政府财政政策的影响较小,属于以民间企业为主导的自我恢复型复苏,因此,只要美国和中国的经济不出现大规模的衰退,日本经济就能够继续朝着无需刺激的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日本政府表示,如果2004年一季度的经济增长与2003年四季度持平,2003财政年度(2003年4月~2004年3月)日本经济实际增长率有望达到2.8%。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