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文章指出,受国际市场美元反弹的影响,11日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报于7.6785,3个交易日内回调了387个基点,而11日更是创下了近10个月以来最大跌幅。 据东方早报6月12日报道,分析文章指出,中国海关总署11日宣布,2007年5月我国的贸易顺差达到224.5亿美元,同比上升了73%,是历史上第三次冲破200亿美元大关。然而,受国际市场美元反弹的影响,11日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报于7.6785,短短3个交易日内回调了387个基点,而11日更是创下了近10个月以来最大跌幅。 6月6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突破7.64关口,以7.6398创下汇改以来新高。但此后人民币一改持续升值势头,转而走低。7日、8日和11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分别报7.6502、7.6656和7.6785,一路回调了387个基点之多。 由于欧洲央行并未出现预期中的加息,前一段萎靡不振的美元近几日呈现出强劲反弹的态势,导致人民币汇率出现大幅回调。有分析人士认为,前期人民币经过一轮持续快速的升值过程,本身存在一定的技术回调压力。 然而,相对美元反弹这个“小基本面”,外贸顺差保持高位与中国进入加息周期等“大基本面”却给人民币增加了越来越沉重的升值压力。 由于市场预期今天公布的CPI(消费者价格指数)增速将远远超过3%的警戒线,引发央行在本月再次启动加息。而一旦加息,势必减小中美利差,从而增加人民币的升值压力。 如果5月贸易顺差的再次冲高,则再次将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中国海关总署11日宣布,5月份中国出口达到940.5亿美元,增长28.7%,比前4个月加快1.2个百分点;进口则为716亿美元,增长19.1%,与前4个月的增幅持平。 5月贸易顺差达到了224.5亿美元,比2006年同比上升了73%,比4个月上涨了55亿美元,创下了历史第三高点。前两次单月贸易顺差突破200亿美元分别出现在去年10月和今年2月。前5个月,贸易顺差累计达到857.2亿美元,接近去年全年顺差1775亿美元的一半。 2007年3月,我国的贸易顺差曾惊现68.7亿美元的意外低位,令市场生出了高贸易顺差出现"拐点"的猜测。然而,突破200亿美元的5月顺差数据,令"拐点"之说烟消云散。 尽管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国家推出了系列抑制出口措施,但由于降低出口退税率和增收出口关税的措施从6月1日起实施,导致许多企业在5月份突击出口。新华社援引海关总署专家的观点称,预计从下半年开始,贸易顺差的增幅将出现回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