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简讯

市场简讯
美国纺织行业要求对中国进口纺织品采取措施
2003-06-25

美国纺织行业要求对中国进口纺织品采取措施

  2003年6月10日,代表美国纺织和纤维行业的六大贸易协会召开大会,一致通过开展共同游说活动。此举旨在确保美国国内的纺织和纤维行业得以生存。美国纺织品生产商协会主席指出,美国政府未能始终如一地贯彻其有关纺织品贸易政策承诺,把美国纺织、纤维和服装业以及近100万从业人员推向生死边缘。此次大会下决心要采取一切政治手段确保美国的纺织、纤维和服装业能够继续生存下来。本次活动的中心是集中游说以使美国政府看到对来自中国的威胁迅速采取行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说服美国政府尽快并且有效地执行针对中国的特保措施,以便限制中国出口产品的大量涌入。与会的各协会组织一致同意立即向政府联合提交新的保障措施诉讼申请。
  美国纺织品生产商协会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显示,除非政府立即采取相应行动,否则,一旦美国在2005年1月1日取消针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的进口配额,中国将控制65%~75%的美国服装市场,并将对美国纺织与服装产业造成毁灭性打击。
  游说还将集中在防止中国产品利用正在洽谈的区域性贸易协议扩大出口规模,特别是正在酝酿中的中美洲贸易协议。与会各协会代表还在共同反对贸易协议中所谓关税优惠配额的例外条款上达成一致。因为这些条款允许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生产的纺织品免税进入协议成员国的国内市场。
  如果协议包含关税优惠配额条款则将使美国纺织品出口中美洲国家的金额减少50亿多美元,并且威胁数万美国纺织业从业人员的就业机会。2001年3月~2002年3月,美国政府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美国激增140%的状况袖手旁观。与此同时,美国纺织业关闭了50多家企业并有4万多工人失业。
  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政策是美国很多大型纺织企业破产的重要原因。2001年1月~2003年5月,美国共关闭了数百家纺织与服装生产企业,大约26.8万工人失业。尽管美国纺织业和数十家其他产业组织一再呼吁政府要求中国改革现行汇率制度,但遭到政府的拒绝。由于中国的货币管理制度,使得中国出口商品比美国同类产品具有40%的价格优势。当美国制造业经历着大萧条以来最明显的衰退从业人员大批失业之际,中国制造业的出口却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美国全国制造业联合会在2003年5月的听证会上预测,由于美国政府对中国的贸易政策听之任之,将导致在未来5年内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从1030亿美元增至3300亿美元。
  为使贸易促进权在国会获得通过,很多政府官员曾向国内纺织业作出承诺,美国总统布什甚至在2001年12月6日发表声明,“简而言之,我将确保我们的纺织业及其纺织工人成为我们贸易谈判的中心。”
  鉴于美国纺织业处于如此紧要的关头,以及对美国国内纺织业造成了严重损害的美-越双边贸易协议,现在是政府兑现其2001年向美国纺织业所作承诺的时候了。参加本次会议的六大贸易协会表示,他们将把是否同意对中国纺织品实施强有力的特保措施作为政府是否履行其承诺的“试金石”。
  美国纺织品生产商协会第二副主席表示,“当日本和澳大利亚取消对中国纺织品进口配额时,中国纺织品出口商很快就垄断了75%的市场份额。美国政府除非在2005年1月对中国的纺织品进口配额取消之前采取措施,否则中国出口的纺织品肯定会以同样的方式主宰美国市场并摧毁美国国内纺织业。”



相关部门网站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

网站地图 | 隐私政策 | IPv6网络支持 | Xml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