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简讯
据报道,国家统计局2003年9月底的最新统计显示,2003年8月,中国工业品出厂价格继续上涨,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4.0%。而钢铁价格成为推动工业品出厂价格上升的主要动力。其中,普通大型钢材同比上涨15.7%、普通中型钢材上涨20.8%、普通小型钢材上涨12.2%、中厚钢板上涨21.5%、薄钢板上涨11.5%、线材上涨21.7%。从上述数据来看,国内的钢铁价格仍在继续上涨,投资推动的特征明显。 一、下游行业不堪重负 业内人士评论认为,钢材价格的大幅上涨,使以钢材为主要原材料的下游行业压力骤增,钢铁相关产业的生产成本大幅增加,从而威胁相关行业的生存和发展。 家电行业是受钢材涨价影响最大的一个行业。自2002年5月我国对进口钢铁产品实施临时保障措施后,用于家电面板、外壳的镀锌板价格飞速上涨。如制造洗衣机电机的0.5毫米硅钢板,2002年上半年的订货价是4000元/吨,目前已经涨至约5000元/吨。压缩机新增成本超过行业销售收入的10%。尽管成本大幅增加,而销售价格却比2002年下降了10%。而在微波炉行业,2002年因钢材价格上涨增加成本约5亿元,占同期全行业销售收入的4.7%。2003年以来,该行业龙头企业“格兰仕”早已宣称其微波炉产品价格将上调10%~40%。 业内人士认为,国内家电行业主要用钢供给严重不足,许多家电企业无法按生产计划采购到足量的钢材。众多家电生产企业面临开工不足、无法按时交货、生产成本急剧上涨以致发生亏损的严峻形势。同时,钢材价格的过度上涨还使国内家电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大为下降,国内家电企业对钢材价格的承受能力已经达到了极限。 国内造船业同样遭受重大冲击。据介绍,目前,船用钢板价格较2002年同期上涨了700元/吨,一艘耗用1.4万吨船用钢板的船将增加成本1000万元。上海沪东中华造船有限公司承接的中海集团4艘4100箱集装箱船,已经从预计的盈利变为亏损,如果钢材价格居高不下,各个船厂均无法承受,即将面临全面亏损的局面。 此外,由于钢材涨价将使我国金属包装行业每年增加20亿元的成本,并导致国家1.5亿美元的外汇流失。电机行业中一般电工钢约占电机成本的1/3,而电机用冷轧无取向硅电钢价格涨幅达1倍以上,使整个行业受到严重冲击,以中小型电机行业为例,冷轧无取向硅电钢的价格上涨使其成本增加10亿元人民币,使该行业由2002年盈利1.9亿元转变为全行业亏损。 二、涨价过高弊大于利 钢铁产业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也是许多行业的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它的波动将影响到很多方面。钢材价格过高,无论对用户、对社会、还是对钢铁行业自身都有害无利。一旦下游企业难以承受,将抑制钢材消费需求,导致市场萎缩。这些都可能引起供大于求的矛盾再度出现,使钢材价格大起之后出现大落。 对钢铁生产企业而言,从短期来看,钢材涨价无疑是一件好事,但如果涨幅过大或非理性上涨,对下游产业产生影响,最终会对钢铁产业产生反作用,还可能导致新的重复建设。 从发展角度看,钢材急剧涨价,同样是弊大于利。(1)造成流通环节增加库存量,一些机械企业怕影响生产也增加库存量,这无疑加剧了供需紧张局面,促进了价格上涨。(2)国内钢材涨价,造成国外对中国钢材的供应也涨价。(3)削弱了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特别是以出口为导向的制造企业。一方面加大了制造成本;另一方面,由于出口受阻,停工停产,导致就业压力加大。总之,从长远看,钢铁涨价过高可能拖累“中国制造”。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