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简讯

市场简讯
钢材出口再生新“潜规则”
2015-03-09

钢材出口再生新“潜规则”近日,马来西亚和泰国分别对中国部分钢材产品作出反倾销裁定。然而频繁的贸易壁垒以及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并没有降低钢企的出口热情,为了加大出口来缓解销售压力,不少钢企甚至更改工艺,以铬代替硼来获取出口退税。1月,我国钢材出口1029万吨,同比增加54.3%,环比增加1.2%,单月出口量再度刷新历史新高。在出口创下新高的同时,中国钢铁业再遭国外反倾销制裁。日前,马来西亚和泰国分别对中国部分钢材产品做出反倾销终裁和调整反倾销税率。数据显示,中国2014年对泰国出口钢材366.9万吨,同比增长33.79%;2014年对马来西亚出口247万吨,同比增长41.732%。不断增多的贸易壁垒,但是钢企的出口热情不减。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称,尽管近期取消了一些出口退税,中国钢铁出口量今年料维持在8000万~9000万吨,因为国内产能过剩,需求下降。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出口钢材数量为9378万吨,同比增长50.5%。其中,含硼钢材的出口增量占总增量的6成以上。2014年12月31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下发通知,自2015年1月1日起正式取消含硼钢的出口退税。出台取消含硼钢的出口退税政策,也是迫于其他国家“双反”的压力。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前,海关税则规定,含硼量达到0.0008%及以上钢材产品可按合金钢申报,退税率在5%~13%。因此不少出口企业在普钢中加入硼元素,改头换面成合金钢产品出口,并由此以获取出口退税。据了解,企业接订单的报价就按普通的报,但报关的时候按合金钢报。曾有业内人士感叹道“每吨钢添加硼只要10元、20元的成本,可换300元的出口退税,这生意为什么不做?”含硼钢的出口退税政策取消之后,业内普遍预测,钢铁出口量将萎缩。然而近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含硼钢出口退税取消后,不少钢企研究添加新的元素(例如铬)以继续获得退税优惠。改变工艺,生产含铬合金钢的情况确实存在。合金钢对元素硼的要求很低,仅0.0008%及以上,但是对于铬和铝的添加要求是0.3%,所以成本难免升高。和含硼钢相比,含铬钢成本确实要高几倍,但至少可以继续获得出口退税,减轻销售压力。



相关部门网站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

网站地图 | 隐私政策 | IPv6网络支持 | Xml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