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简讯
中药在澳洲逐渐普及,当地人对中药的认识亦与日俱增,遂令澳洲成为西方重要的传统中药市场。中国内地和香港在中药研发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澳洲企业则致力推广产品及开拓市场。 澳洲人十分注重健康。据近期一些研究显示,过半数澳洲人均有服用补充药品(包括中草药),每年开支约达17亿美元。他们自费购买补充药品的开支较10年前增加4倍。 事实上,10年来澳洲普罗大众日益寻求西方医药以外的另类选择。他们认为,西药只针对医治疾病,与中草药的整全疗法并不一样。 据澳洲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补充药品系教授兼澳纽整合医药协会(AustralasianIntegrativeMedicineAssociation)会长MarcCohen表示,现今澳洲人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蔚然成风。他们开始明白,增强体魄有助预防疾病,提升工作表现。 传统中药在澳洲的历史,可追溯至1850年代的淘金热时期,当时中药随着首批华人移民登陆澳洲。不过,此后140年来,使用中药者仍以华人为主。 大学中药课程引起澳人兴趣 过去10年来,澳洲人对中药兴趣日浓,这与当地4家大学开办中药学位课程不无关系。 1996年,澳洲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推出首个及唯一一个在中国以外开办的中医本科双学士学位课程。在这方面,该校薛长利副教授贡献良多。薛长利在中国出生,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系毕业,持有澳洲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博士学位。 薛长利表示,随着传统中医药标准不断提高,澳洲人对中医药亦日益受落。现在澳洲不但提供中医学位课程,还订有执业守则。维多利亚州卫生部设有中医评审委员会,并通过了监管各类人用药品的《治疗用品法》(TherapeuticGoodsAct)。 他指出,非处方中草药在澳洲大有发展潜力,但业者必须确保有科学证据证明产品安全、质素优良,以及疗效与药厂声称的相同。 他认为,澳洲在草药科研方面声誉昭着,其草药监管制度在西方亦数一数二,是中药进入西方市场的理想平台。 薛长利表示,西药对治疗肠易激综合症、花粉热和慢性痛症帮助不大,效用不彰。虽然中医师一直以中药治疗这些病症,但有关的临床疗效仍需科学确定,才能得到西方市场广泛接受。 他最近出席一项在北京举行的会议,就上述课题发表意见。出席者包括来自广州药业及江中药业等多家中国药厂的代表,他们希望听取专家意见,从而制订策略以打进他们视为壁垒重重的西方市场。 企业积极开拓澳洲草药市场 澳洲的中草药市场潜力丰厚,OrientalBotanicals和GreenMedicine两家私有企业正积极发掘个中商机。 OrientalBotanicals总部设于新南威尔士州,提供一系列执业医师用品,以及属于FusionHealth品牌的15种配方产品。FusionHealth产品以非处方药品形式在健康食品店和药房发售,定价27美元左右。 总部设于昆士兰的GreenMedicine供应各式执业医师用品,以及18种非处方产品,价格约为15美元,经健康食品店和药房销售。 在澳洲,所有以中草药制造的产品必须符合《治疗用品法》的规定,以及澳洲联邦政府颁布的《优良制造规范》(GoodManufacturingPractise)指引。 OrientalBotanicals和GreenMedicine两家公司的主要分别,是前者从中国输入生草药和粉状提炼物,然后在澳洲按自己的配方制成产品,GreenMedicine则向中国直接购买制成品。 澳洲数百家健康食品店和部分药房均有购入两家公司的产品,而两家公司的营业员则向这些店铺和药房的员工讲解产品功效。 GreenMedicine常务董事JeremyKreft表示,公司设有监察制度,以确保来自中国的产品质素符合标准。 澳洲政府定期进行分析,以测试这类产品样本的重金属含量,确保药品安全,以及其活性成份的有效期与产品所示的一致。 GreenMedicine会派员到供货地实地视察,确保厂家所用的草本植物和产品包装所示的一样。该公司现时与一家设于广州的厂家合作,生产多种执业医师产品及Clear品牌非处方胶囊药丸和补品。 Kreft补充说,企业从外地输入澳洲的生草药必须经过照射处理,以防污染,但这程序可能会影响草药的功效。 另类药物市场扩大 Kreft认为,澳洲药物市场不断扩大,另类药物备受欢迎,主要由于当地战后出生一代人口逐渐衰老,对保健产品的需求大增。 Kreft又表示,现时公众仍然不愿使用传统中药。GreenMedicine希望让更多人认识这类药物。 中西药看来难以混为一谈。一般认为,西药用以治疗疾病,传统中药则着重调理整个身体机能。 GreenMedicine在市场推出一系列中药保健产品,包括在冬季最畅销的CleartheWay感冒药。其他产品如ClearSinus、ClearMeno(专治更年期症状)、ClearMetabolism和ClearSleep亦很受欢迎。 OrientalBotanicals总经理GeoffTeasel表示,虽然不少澳洲人都有兴趣试用中药,但要开拓这个市场并不容易,业者必须采取巧妙的市场推广策略。 该公司技术总监PaulKeogh致力将中西草药融汇贯通,他相信,此举可制造更多有效的药品。 OrientalBotanicals利用西方的提炼方法,使用水和乙醇,从草药提炼更多活性成份,令病人可以减少服食药片的数量。 据Teasel表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令中药提炼法更为普及。现时不少业者已使用这种较昂贵的方法提炼人参活性成份。 该公司投入庞大资源,研究将西方草药黑类叶升麻与多种中国草药混合,制成治疗更年期症状的药物。 OrientalBotanicals相信,该公司正进行临床实验的天然产品可以填补市场上的一大空档,解决西方更年期症状疗法「荷尔蒙替代治疗」(HormoneReplacementTherapy)的种种问题。 Teasel又相信,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的中药将可在市场胜出。 OrientalBotanicals通过代理在中国采购约50种草药。他们会对所有草药进行安全及效力测试。假若通过测试,他们会购入生草药,然后制成药水,或采购草药的粉状提炼物,然后制成药片。 Teasel表示,不少人仍然通过中医师购买中药,因为他们不熟悉整全疗法。不过,差不多所有人都讨厌传统中药的味道。 他表示,FusionHealth成药系列产品解决了西方市场关注的多个问题。这些产品大多是方便易服的药丸,味道不差,而且受澳洲生产商的品质监控。 OrientalBotanicals计划明年在香港推出澳洲生产的传统中药产品。该公司声称,这些产品清洁、环保,而且不含酵母、糖份、黏胶质及动物成份。 Teasel表示,现时西方市场的新草药大多来自中国,例如羚羊草、黄 、穿心莲、五味子及灵芝等。 鉴于市场有大量商机仍待开发,薛副教授利用联邦及本地政府提供的资助,在维多利亚州兴建6个试验场种植100种中草药,采用先进的栽种方法,由种植开始监控中草药的品质。 Cohen认为,中草药的品质参差不齐,就如餐酒一样。中草药在澳洲渐获接受,主要由于多个因素,包括厂商能够控制产品质素,例如正确辨别草药、没有掺假,以及不含重金属。 Cohen又表示,随着越来越多有关传统中药的西方临床试验证据及剂量标准出现,加上市面有不少药丸或药片可以取代生草药,传统中药在澳洲应可日益应用。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