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简讯
据报道,菲律宾国家统计办公室公布的数据显示,2004年1月,菲律宾纺织品服装出口情况不佳,总出口额为17464万美元,与2003年同期的19741万美元相比,下降了11.5%。 纺织品服装是菲律宾仅次于电子产品的第二大出口商品,当地工厂从事纺织品服装生产的工人有44.3万,占该国291万制造业工人总数的15.2%。2003年,菲律宾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约为27.3亿美元,比2002年的28.3亿美元下降了3.65%。这是继2000年菲律宾纺织品服装出口30亿美元之后,连续第三年处于下滑状态,并且已经跌至过去8年来的最低水平。其中,服装里料和服饰出口额约为2.1亿美元,同比下降20.06%;纺织品出口额约为1.46亿美元,增长14.21%;对配额国家的纺织品服装出口额约为24.1亿美元,下降了3.81%;对非配额国家的出口额约为3.23亿美元,下降了2.39%。 美国、欧洲和日本是菲律宾纺织品服装出口的三大市场。2003年,菲律宾对美国出口额约为19.83亿美元,下降了5.39%;对欧洲出口额约为3.59亿美元,增长了6.34%;对日本出口额约为9023万美元,下降了6.93%。 已有30年历史的配额体制为菲律宾向美国、加拿大和欧洲市场出口提供了保障。菲律宾的出口配额约为7000万打/年,包括2000万打关键种类产品(如短裤、针织衬衫、外套、内衣裤和睡衣)。根据配额体制的规定,每年的配额可以提高6%,但2005年以后,菲律宾纺织品服装出口商将不再受到配额体制的保护。 菲律宾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委员会执行董事表示,根据世贸组织协议2005年将取消纺织品配额,过去一直稳定的纺织品服装出口配额“结转机制”将不能发挥作用。 菲律宾也曾呼吁世贸组织允许其在2004年继续享受纺织品服装出口配额“结转机制”,以避免向发达成员出口纺织品服装时面临严重的市场准入问题。因为根据配额“结转”方法,通常一个成员在当年出口配额用完后,可再使用一定比例的下一年度的配额(一般为5%~6%)用于当年出口。由于2003年出口过多,菲律宾已经提前使用了2004年的部分配额,根据世贸组织《纺织品和服装协议》,自2005年起不再有任何相关配额。因此,菲律宾在2004年的纺织品服装出口甚至将低于2003年出口配额。 尽管如此,但菲律宾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委员会仍然对国内工业现状的改善表示乐观。该委员会预计,2004年,菲律宾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将增长14.3%,达到30.4亿美元。其中,对美国的出口将增长25%,对欧盟的出口将增长24%。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