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简讯
据报道,2003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进出口贸易快速增长,又创历史新高。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统计资料显示,2003年,全行业进出口贸易额达1133.5亿美元,比2002年净增281.1亿美元,增长33%,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8512.1亿美元)的13.3%;原油进口量连续刷新纪录,达到 9112.6万吨。总体看,2003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进出口贸易形势良好,2004年有望继续保持适度增长。 从入世时间表看,我国绝大部分行业将在5年内完成所有关税及非关税减让过渡,其中又有相当部分在2004年底结束过渡期。所以,入世第三年是我国对外贸易面临严峻考验的关键一年。石油和化工行业进出口贸易也面临同样的形势,既有有利的条件,也有不利的因素: 一、世界经济加速回升,为我国对外贸易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经济开放程度进一步加大,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的迅速增长使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非国有经济的稳步增长也促进了市场化的不断提高。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扩大,特别是增量规模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不断提高,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增长的相互影响将会不断增强,波动的一致性也会随之提高。2003年下半年,美国经济明显回升,世界经济也继续复苏,走势基本看好。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权威机构预测,2004年,世界经济比前两年有所好转,增长率将比2003年提高0.5%~1%,世界贸易增长率也将提高1.5%~3%。 二、国内经济持续快速增长,重化工业加速发展,为进出口贸易提供有力支撑 国内外大多数机构和人士认为,2004年,中国经济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预计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在8%左右的较高水平。国内消费结构升级带动的旺盛需求,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宏观经济的持续向好,市场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将为2004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进出口贸易稳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特别是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将对石油需求增长构成有效支撑。据专家分析预测,2004年,我国原油需求将达到2.75亿吨,增长在6%以上。而受国内资源状况的影响,国内原油产量增长将非常有限,需求缺口将靠进口来弥补,预计2004年,我国原油进口将超过2003年原油进口的水平。同时,受炼厂能力的限制,一些油品产量的增长可能赶不上需求的增长;同时由于一部分油品取消出口退税或降低退税的税率,加之成品油进口配额的取消,2004年,成品油出口会受到一定影响。而进口环境有所改善,这将导致一些油品出口增幅可能下降,进口增幅可能提高,如柴油、溶剂油、润滑油等。 三、贸易壁垒呈递增之势,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约束趋强 2003年以来,一些国家“特保立法”和调查的竞相启动,使中国产品遭遇的反倾销调查和技术性贸易壁垒呈现递增之势,给出口企业带来的成本和风险损失将继续增加。而进入2004年,国外采用的技术壁垒更有针对性,涉及面更广。我国企业一直具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优势,最近,美国开始强制推广SA8000标准认证,将劳工权利与订单挂钩。而受SA8000标准约束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服装、制鞋、化工原料、纺织等。2004年SA8000标准如果实施,将直接影响到跨国公司的在华采购,相当多未经认证的中国企业将失去订单,约有85%的中国生产企业将因此受到直接或间接的消极影响,化工企业更是首当其冲。 2003年底,欧盟《未来化学品政策战略》已经提交欧洲议会审议,该白皮书一旦通过并实施,中国将至少有700多种出口欧盟的化学品将面临注册、评估、许可等考验,出口欧盟的成本将增长5%,这将大大削弱我国化工企业的竞争力,减少我国生产企业的利润,迫使我国化工企业不得不发展新的市场,建立新的贸易渠道。 从2004年开始,欧盟将正式禁止320种农药在欧盟的销售,其中涉及我国的农药产品多达60余种,这同时意味着使用相关农药的中国农产品对欧盟出口也将受到影响。据联合国的一份资料预计,2004年,仅“绿色壁垒”就可能使中国70亿美元以上的出口商品受到不利影响。 面对日趋增多的贸易堡垒和贸易摩擦,一方面,我国政府也要充分利用世贸组织允许的手段,例如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利用反倾销、反补贴等保护措施,采取必要的技术性壁垒等措施保护国内产业;另一方面,国内企业也应积极参与,主动争取公正、合理的竞争环境,最大限度地维护企业正当利益。 四、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会给部分企业带来一定的压力,可能导致外贸增幅放缓 2004年1月1日起,我国平均出口退税率下降3%。调低出口退税率,会给部分企业带来一定的压力,增加企业的出口成本,影响企业扩大出口的积极性,对出口退税率下降幅度较大的轻工、纺织品服装以及资源性产品将产生一些不利影响,一些原本处于保本微利的商品可能被放弃,面临激烈竞争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可能被迫退出国际市场,可能会使我国出口增速和总量扩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随着关税不断降低和取消配额、许可证制度,政府干预企业经营活动的手段逐步弱化,依靠国家优惠政策或行政手段来保护国内企业利益已成为历史,企业要发展,关键还是靠增强自身竞争力。 综合上述因素,考虑到基数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初步预计2004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进出口贸易将保持适度增长态势,增速将比2003年明显减缓。从进出口产品结构来看,进口中占较大比重的原油及高附加值的化工原材料仍将有所增长,出口中占比重较大的化学原材料和中间体以及初级加工产品的增长有限。这就决定了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进出口贸易逆差可能会继续扩大。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