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简讯

市场简讯
2003年1~8月我国家电出口市场呈上升趋势
2003-10-24

2003年1~8月我国家电出口市场呈上升趋势

据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统计显示,2003年1~8月,我国家电进出口总额96.62亿美元,其中,出口82.25亿美元,比2002年同期增长39%,占机电产品出口额的6.12%。但出口市场的集中度过高,不利于我国家电企业抵御风险。另外,出口企业的大幅增长,将能成为今后扩大家电出口的新生力量,但企业增加过快也会对经营秩序产生一定冲击。
  一、出口概况
  2003年1~8月,我国家用电器进出口总额96.62亿美元,其中,出口82.25亿美元,比2002年同期增长39%,占机电产品出口额的6.12%,比重比2002年略有增加。2003年1~8月,家用电器商品出口增长速度比2002年同期高11%。在出口方面,居亚洲首位,出口29.21亿美元,净增8.11亿美元,比2002年同期增长38.45%,占2003年1~8月家电出口额的35.52%;向北美洲出口25.87亿美元,净增加5.55亿美元,比2002年同期增长27.32%,占1~8月家电出口额的31.46%;向欧洲出口22.18亿美元,净增7.89亿美元,比2002年同期增长55.22%,占1~8月家电出口额的26.97%;向南美洲出口1.95亿美元,比2002年同期增长36.55%,占1~8月家电出口额的2.37%;向非洲出口1.56亿美元.比2002年同期增长54.01%,占1~8月家电出口额的1.9%;向大洋洲出口1.3亿美元,比2002年同期增长38.74%,占2003年1~8月家电出口额的1.59%。
  2003年l~8月,我国向203个国家(地区)出口家用电器商品,比2002年同期增加了9个国家(地区)。出口超过千万美元的国家(地区)有57个,比2002年同期增加了7个。美国仍然是我国家电出口最大的贸易伙伴国,1~8月,对美出口为24.12亿美元,比2002年同期增长26.7%,占2003年1~8月全国家电出口总额的29%。对日本出口已连续三年高速增长,1~8月出口位居全国第二,出口10.09亿美元,比2002年同期增长了35.3%,占全国l~8月家电出口额的12.53%。对香港地区出口位居第三位,出口了78731.26万美元,比2002年同期增长33.1%,占1~8月全国家电出口额的9.57%;出口第四位的国家为德国,出口41272.76万美元,比2002年同期增长63.1%,占全国1~8月家电出口金额的5.02%。
  在2003年1~8月家电出口商品中,一般贸易出口增长仍然较快,出口额为232672.96万美元,占家电出口总额的28.29%,比2002年同期增长66.1%,加工贸易出口额为583443.51万美元,比2002年同期增长30.31%,加工贸易出口总额占家电出口总额的70.93%。
  2003年1~8月,经营家用电器商品出口的企业共4993家,比2002年同期增长31.78%,净增加了1204家,其中,国有企业187l家,占家电出口企业总数的37.47%,比2002年增加62家;出口额185562.35万美元,占家电出口总金额的22.56%,比2002年增长15.48%。三资企业1431家,占家电出口企业总数的28.66%,企业数量比2002年同期增加275家;出口额474525万美元,占家电出口额的57.7%,比2002年同期增长50.87%。另外,集体企业385家,占企业总数的7.71%,比2002年同期增加72家;出口额113305.61万美元,占家电出口总金额的13.78%.比2002年同期增长13.45%。个体企业l301家,占家电企业总数的26.06%,增加799家;出口额49056.84万美元,占家电出口额的5.96%,比2002年同期增长196.87%。另外,还有其他类型企业5家。
  从出口商品的结构方面分析:2003年1~8月,家用电器出口额超亿美元的商品有:窗式空调器、分体式空调器、落地扇、吊扇、台扇、微波炉、吸尘器、电冰箱(50~150升)、电熨斗、电热烤面包炉、电咖啡壶、多用食品加工机和其他电炉等22种商品;其中,空调器、电冰箱、洗衣机、微波炉和吸尘器是技术含量较高、附加值较高的商品,出口额累计为40.79亿美元,接近2003年1~8月家电出口总额的50%,小家电商品中电咖啡壶、电热面包炉、多用食品加工机、电熨斗和其他电炉等出口13.42亿美元,占1~8月家用电器出口额的16.32%,电风扇出口10.32亿美元,占1~8月家用电器出口额的12.55%。由此可见,2003年1~8月,家用电器出口商品分布是,约50%是附加值较高的商品,小家电和电风扇出口约占1/3,其他家用电器商品出口只占不足1/4的份额。
  从出口市场方面分析:我国家用电器出口市场形成“三强三弱”的市场格局。“三强”指亚洲、北美洲和欧洲是我国家电出口的主要市场,“三弱”指南美洲、大洋洲和非洲。对亚洲、北美洲和欧洲出口77.26亿美元,占全国家用电器商品出口总额的93.93%,另外三大洲所占份额不足7%。
  从各个市场对产品的需求看:对亚洲和北美市场出口的商品主要是:空调器、吊扇、落地扇、微波炉、吸尘器和部分小家电商品;对欧洲市场出口的商品主要是:微波炉、吸尘器、电咖啡壶、分体式空调器、电热烤面包机、多用食品加工机和电熨斗;对非洲、大洋洲和南美市场出口的商品主要是:微波炉、吊扇、窗式空调器、多用食品加工机和洗衣机等。
  从出口价格方面分析:2003年1~8月,我国家用电器商品出口平均单价呈上升趋势,平均上涨了9.7%。其中,电冰箱、空调器出口平均单价大幅上涨,如:电冰箱出口平均单价净增加10.5美元/台,比2002年同期增长38.12%,空调器出口平均单价净增加约4美元,比2002年同期增长12.54%,再加上微波炉、吸尘器、电风扇出口平均单价下浮受到控制,因此,2003年1~8月我国家电出口平均单价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二、出口特点
  1.家用电器出口大幅增长
  2003年1~8月,我国家用电器出口平均增长幅度为39%,与2002年同期月均增幅的27.6%相比,平均上升了11.4%。从每个月的出口情况看,2002年1~8月的月增幅最高的只有51.8%,最低的3月出口增幅为25.1%。而2003年1~8月的出口增幅最高的是3月,出口增长幅度为51.7%,比2002年最高的月份低0.1%,出口增长最低的6月出口增幅也有37.3%,比2002年最低的月份高出12.2%。2003年月出口增幅稳定,以40%的增幅为中心呈反复振荡形态。究其原因,主要是国际经济形势趋好是扩大我国家电出口的主要因素。
  2.生产企业成为家电商品出口的主力军
  进入2003年,生产企业在出口中的地位逐步提高。2003年1~8月,在出口超亿美元的15家单位中,12家是生产企业,2家是进料加工企业,1家是外贸公司。在出口超千万美元的121家企业中,有103家是生产企业,2家进料加工企业,16家是外贸公司。可见,我国传统体制下的进出口公司在家用电器出口经营领域已退出了主导地位,随之而来的是与世界接轨的生产企业在进出口贸易中采用自营方式出口。
  3.美国、日本和香港市场拉动我国家电出口增长11.33%
  我国家电商品对美国出口增长迅速,2003年1~8月,出口达到24.12亿美元,占1~8月家电出口的28.29%,净增5.08亿美元,拉动l~8月全国家电出口增长超过约6%。日本是家电生产王国和消费大国,日本消费者对家电商品的质量要求十分严格。近年来,由于中国家电行业的崛起,日本家电生产/出口大国的地位受到挑战,我国家电商品质优价廉,越来越受到日本消费者的青睐。日本经销商越来越多地采购中国商品来赚取更高的利润,2003年1~8月,我国家电商品对日本出口金额10.09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35.3%,净增2.63亿美元,使全国家电出口增长了3%。对香港市场的出口也有良好表现,出口7.87亿美元,比2002年同期增长33.1%,净增加1.95亿美元,美国、日本、香港特别行政区成为l~8月全国家电出口的主要动力。
  4.家用电器中的空调器、电风扇成为出口的两大支柱商品
  经过几年的努力和治理,电风扇的出口市场和出口环境得到了改善,我国电风扇商品出口稳中有升,市场不断扩大,2002年出口突破了10亿美元。空调器近年来增长迅猛,成为家电产品中出口额最大的商品,2002年出口额在16亿美元左右。2003年1~8月,空调器(整机)出口21.25亿美元,电风扇出口10.31亿美元。电风扇和空调器出口合计31.46亿美元,占1~8月全国家电商品出口额的36.9%。
  5.三资企业出口额占家电商品出口额的50%以上。
  在出口超过1000万美元的136个企业中,外资、独资、合资的企业占50%以上,有74家之多。外资企业不仅企业数量多,出口金额也较大。在外资企业中,有日本的富土、夏普、松下、富士通、三洋公司的合资企业,也有韩国的乐金、大宇、三星公司的合资企业,美国的惠浦公司以及台湾和香港地区在内地的合资、合作企业,这些公司出口的商品有电冰箱、空调器、洗衣机、微波炉、电风扇以及众多的小家电商品。
  6.大家电商品和高附加值商品成为家电出口的主要增长点,传统商品电风扇的出口功不可没
  2003年1~8月,空调器(整机)出口21.15亿美元,比2002年同期净增9.06亿美元,比2002年同期增长74.49%,其中,窗式空调器出口7.77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73.9%;电冰箱出口5.14亿美元,净增0.93亿美元,比2002年同期增长22.1%,吸尘器出口4.54亿美元,比2002年同期增长30.2%;微波炉出口5.37亿美元,比2002年同期增长29.6%;传统的电风扇商品出口10.32亿美元,比2002年同期增长31.2%,这几个产品净增14.73亿美元,拉动1~8月全国家用电器商品出口增长17.28%。
  7.小家电商品出口形势喜忧参半
  2003年1~8月,电烤面包器出口24449.17万美元,比2002年同期增长0.1%;电咖啡壶或电茶壶出口27024.87万美元,比2002年同期增长21.7%,多用食品加工机出口12842.95万美元,比2002年同期增长了39.6%;电熨斗出口26847.76万美元,比2002年同期增长15.5%。另外,电饭锅、电动剃须刀和电吹风机等小家电产品出口增幅也达8%~27%。综上可见,小家电商品出口增幅虽缓慢,但仍将继续拉动2003年我国家电出口的增长。
  8.美的、格兰仕、海尔、格力等大型家电企业集团开拓国际市场已取得极大进展,成为家电出口的龙头企业
  2003年1~8月,美的出口29619.77万美元,格兰仕出口25176.04万美元,海尔出口18663.29万美元,珠海格力出口13955.34万美元,广东科龙空调器有限公司出口6867.16万美元,春兰出口5282.5l万美元。这些大家电生产企业在经历了几年国内市场价格争战之后,重新调整产品结构,重新市场定位,把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同样对待,加大对国际市场开拓的力度,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成为我国家电出口骨干企业。
  9.出口市场的集中度过高,不利于我国家电企业抵御风险
  我国家电商品出口主要依赖美国、欧共体国家、日本和香港几个市场,对东欧、南美、非洲、大洋洲以及东南亚地区的开发和出口都很小,特别是对南美、非洲、大洋洲的出口还不到我国家电出口总额的7%。这就造成我国家电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过于依赖这些国家的市场,使我国家电出口的抗风险能力下降。这些国家的经济一旦出现滑坡,我国家电出口必然受到挫折。因此,多元化开发市场是我国家电出口居安思危、分散风险、抵御危机的重要保障。
  10.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为经营家用电器商品的出口企业开了绿灯,家用电器商品的出口企业因此大量增加
  2003年1~8月,我国家电出口企业净增1204家,这个增长趋势还将持续几年,增加的企业主要是个体经营者、民营企业、股份制公司和外商独资企业。个体企业1~8月增加799家,比2002年同期翻了一番多;外商独资企业增加了275家,增加数量也接近30%。出口企业的大幅增长是放开外贸出口经营权后在家电行业中释放出来的积蓄能量,出口企业的增多会成为今后扩大家电出口的新生力量,但也应看到,企业增加过快对经营秩序的冲击是必然的,一些问题已经或将逐渐暴露出来。出口队伍的重新组合正在形成,国有外贸公司逐步退出家电出口主营渠道在所难免。



相关部门网站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

网站地图 | 隐私政策 | IPv6网络支持 | Xml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