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简讯
中国“制造”到“智造” 纺织业路在何方 2015年5月8日《中国制造2025》公布,表示要从“中国制造”变成“中国智造”的同时,中国的纺织行业竞争正愈发激烈。2015年上半年,中国的纺织产业却面临着来自内外部的双重压力,行业经济增速较2014年进一步放缓。 位于广东广州花都区的纺织工厂。根据老板的介绍,这家纺织厂从2002年建起,历经十多年,从最初的40台机器到现在已超过200台。近些年来纺织行业不景气的大背景下,部分纺织厂开机率不足五成,他的厂已经算是发展得相当不错。 由于人民币汇率走强影响出口,以及工资成本上涨,工厂只能开源节流,加大对机器的维护,减少损耗等。图为纺织工程里空气里漂浮着大量棉絮,如不佩戴口罩即会大量吸入。 记者在参观车间时用分贝仪测量,厂房内机器运作的平均噪音在85分贝,最高值达到95分贝,刚走进时感觉耳膜刺痛难受,离开后持续了大半小时的不适,但工人并不主动佩戴耳塞。 但由于工作辛苦,已极少年轻人进入这个行业,导致工人短缺、老龄化严重,推涨着工资。工人平均工资从十年前的月薪两三千变成了现在的七八千。 面对十年如一日的开工运作,老板坦言,如果没有政府的帮扶,仅靠自己发展,他们很难从“制造”转变成“智造”,自动化的设备极为昂贵,目前依然只能依赖劳动密集,对于未来,他看不到太多前景。 在走出工厂时,老板手机收到了天气预报——广东未来几天降温。老板欢呼起来,“太好了,降温了生意就来了”。 2015年10月23日,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纺织工人。每天工作12小时,一人操控八台机器。巨大的噪音工作环境,他们已经习以为常。图为广州花都区的纺织工厂,生产线上的女工。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