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简讯
我国塑料制品业已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地域特色,广东省以塑料管及附件、塑料包装箱及容器、日用塑料制品及其他塑料制品为主;浙江省以塑料薄膜、塑料人造革合成革为主;江苏省以泡沫塑料为主;山东省以农膜、塑料编织品为主;辽宁省以塑料型材为主,其产量均居全国首位。2006年广东塑料制品总产量为680万吨,总产值超过1300亿元,均占全国的25%左右,居全国首位。广东省85%以上的塑料企业和产值都集中在珠三角地区,该地区目前是我国塑料行业最密集的区域。 行业内竞争激烈难以化解成本压力 塑料制品行业面临原材料成本上涨的压力。虽然国内合成树脂产量增长迅速,但仍无法满足国内市场需求。2000年-2005年我国合成树脂年均增长11.8%,约为世界年平均增长率的3倍,即便如此,我国树脂消费仍有一半以上依赖进口。由于国际石油价格居高不下,塑料原料价格在高位波动,塑料制品生产企业能否适应原料价格大幅波动的经营环境,成为其生存的关键所在。目前我国已有一些上规模的塑料制品生产企业,但绝大多数企业涉足不同工艺、不同客户群的多个领域,虽然都属于塑料制品领域,但不论是在研发、生产、设备维护,还是采购、销售等各环节,都很难形成规模效应和协同效用。 由于投资小、准入门槛低、创新能力弱,国内大多数塑料制品生产企业规模较小,不具备抗风险的能力,产品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同质化、产能过剩等问题。塑料制品生产企业上下受制,处于双重挤压之中--对上游原料企业没有主张价格的权利,对下游企业也没有谈论价格的资格。这已成为我国塑料制品生产企业摆脱目前困境所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产品的价格涨不上去,塑料生产企业只有自己承受成本的压力。据了解,目前许多中小规模的塑料制品生产企业已停业或勉强维持最低的成本运作。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