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简讯
据艾睿铂调查,车企高管预计未来四年中国汽车市场有望实现8%-12%的销量增长,与全球大部分汽车市场相比,增长速度十分健康。然而,整个汽车行业的平均产能利用率已从2010年的85%下降到2012年的约70%。与此同时,在众多本土整车厂商和领先国际品牌的在华合资整车厂商之间出现了明显分化,三十余家本土整车厂商中,有十六家未能实现75%-80%的产能利用率,而该数字被认为是企业的“安全实现盈亏平衡区间”;在19家合资的整车厂商中,仅有一家的产能利用率在这个水平之下。 艾睿铂认为,上述现象将引发汽车行业的销售价格继续下跌,对那些产能严重过剩的车企来说尤其如此,他们在过去一年中不得不把零售价格折扣维持在5%-15%甚至更高水平。另一个影响会是本土整车厂商出口压力不断增大,力图通过出口消化多余产能。本土整车厂商的出口量在2010-2011年间增长了66%,但仍未在大型主流市场中取得成功。 参与本次调查的汽车企业高管们认为,在中国市场实现盈利目标最突出的三大挑战是日常管理成本和生产成本的不断上升,以及日趋激烈的价格竞争。 报告显示,德国汽车品牌由于在高档车型市场的领先地位而总体表现良好,这是因为高档车型市场的增长率远高于中国总体的汽车市场增长率。2011年,中国市场上三大国际品牌合资企业——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以及上海通用汽车的市场份额均有所增加,而大部分日本品牌与绝大多数的中国本土品牌的市场份额却在流失。中国本土整车厂商在今年前七个月的市场占有率仅为28.3%,比2011年进一步下降1.1%。 报告认为,售后市场或许会是未来最大的增长趋势所在,2009及2010年汽车销售的大幅增长将引发未来几年对维修需求的增加。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