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简讯
中国汽车出口华丽数据后仍需警醒 2012年,中国汽车出口突破百万辆,达到105.6万辆,同比增长29.7%。经过10余年的飞速发展后,中国汽车产业进入微增长时代,在国内市场表现不佳的自主品牌海外发力。在中国汽车产销已连续两年不到5%增长的同时,汽车出口却实现了30%到50%的高增长。而首破100万辆的骄人数据背后,自主品牌车企也将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
十年来,中国汽车出口进入了爆发式增长阶段,汽车出口量从2002年的2.8万辆增长到2012年全年的105.6万辆,十年间年均增长率高达48.6%,一直以来中国汽车出口都被冠以只注重销量和市场,然而想要在海外市场站稳脚跟,势必需要深入当地市场,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奇瑞国际公司副总经理杜维强形容奇瑞在国际市场的状态时曾说,“其实我们只是刚刚爬上目的地的海滩,稍有对我们不利的因素,都将有可能把我们重新推入海中。”从杜维强的话中不难看出海外市场的不确定性。奇瑞、吉利进入澳洲市场时,因忽视当地法规而被迫召回就是很好的列子,对海外市场缺乏深入了解的情况下就贸然进入无异于自杀。 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在“中国汽车年度出口突破百万辆”的庆祝活动现场中曾表示,中国汽车出口仍处于初级阶段,笔者认为正是因为在初级阶段的过程中,中国汽车才更应该以质量为本,毕竟这代表着中国汽车产业寻求发展壮大的决心。与我们不能否认自主品牌汽车的质量是在不断提高的,但是也存在很多的问题,自主品牌在不断扩大国内市场的同时都在寻求在全球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而在我们在进军国际市场前是否该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们是拥有独特的设计亮点,还是拥有比别人更先进的核心技术,我们的竞争优势到底是什么? 中汽协副秘书长师建华曾表示,中国汽车出口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缺乏核心技术,导致产品出口竞争力低下。虽然中国整车出口迈上百万辆的新台阶,但是漂亮的数据背后是因为出口基数少的缘故。与德国、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出口量差距巨大。很多企业在开拓海外市场上表现得过于急躁,急于求成,长期以来中国汽车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主要源自于较强的价格优势,而长期的价格竞争战略势必影响市场,国内众多车企负责人纷纷表示,反对目前某些车企低价换销量的无策略进军方式,“仅要量不要质”的做法无异于在拖行业的后腿。不言而喻,产品质量对品牌形象极具杀伤力,一旦失去消费者的信任,后期挽回将是非常困难的事。中国汽车品牌应该注重产品质量,慎重对待海外市场的消费者,在质量达到一定水准并能满足当地消费者对质量的要求时,再出口,这样才能长久占领市场。 未来,中国汽车企业将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竞争,董扬认为中国汽车品牌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好4个前提:加强技术创新、注重品牌培育、用好并购手段以及提高自身研究问题的能力。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