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简讯
中国欧盟商会:补贴刺激助推工业机器人最近成为中国热门产业 最近几年无论是中国各级政府,还是企业界,甚至包括金融界对机器人的研发生产都给予了非常大的支持和投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今年1月到11月,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6.4万台,比2015年全年产量增长逾90%。 虽然中国机器人发展势头良好,但是在机器人专业零部件、 高端产品等领域还存在着问题。在2016年12月14日于安徽芜湖开幕的中国机器人产业推进大会(CRIC 2016)上,工信部装备司副司长孙峰在致辞中表示,虽然我国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机器人关键零部件虽然有所突破,但是高端产品、进口依存度仍然很高。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称,以精度较高的六轴工业机器人为代表,国产化率占全国工业机器人新装机量不足10%,在难度较大的焊接领域,国外占了84%的份额;而高端的汽车行业国外公司占了90%的市场。 为了推动工业机器人乃至整个机器人领域的发展,中国政府近年来对机器人行业实行财税支持,利用相关政策措施支持机器人及其关键零部件研发、产业化和推广应用。 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扶持是需要的,与此同时却出现了骗取补贴的现象。《中国制造2025:产业政策与对弈市场力量》认为“部分由于补贴的刺激,工业机器人最近成为中国的热门产业。政府的支持措施往往存在着漏洞。”近日,北京-中国欧盟商会发布研报《中国制造2025:产业政策与对弈市场力量》,聚焦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以及半导体等五大领域。 好消息是,政策在不断完善。去年,工业部制定了《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从综合条件、企业规模、质量要求、研发创新能力、人才实力、销售和售后服务等方面对工业机器人本体生产企业和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企业提出要求。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