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简讯
2005年1月1日配额取消后,配额成本的取消以及中国出口商之间的激烈竞争导致中国产品的价格下降了50%左右,印度立即失去了其优势。 由于美国最终对从中国进口的最为敏感的部分类别产品重新设定了配额,现在不同类别的情况有很大差别。 首先,2006年中国产品的单价显著上升,特别是在配额类别。例如338类,中国产品的单价从每打30美元上升到57美元,339类单价从每打32美元上升到50美元。 中国价格的上升是为了充分获取美国数量限制的好处,尽可能提高以美元计算的出口金额,当然配额成本也提高了单价。 美国重新设限明显迫使中国出口商转向高价市场,这与印度过去几年来的策略相同。面临来自南亚及其它地区低成本国家的激烈竞争,印度出口商愿意以更高的价格出口更高品质的服装。 印度追求高价格、高质量的趋势可以从去年中国未被设限的那些类别的统计中反映出来。 例如341类,印度的单价从每打53美元上升到59美元,与此同时,中国的单价稳定在63美元。中国产品的价格比2004年下降了48%,而印度的价格则比2004年上升了13%。 中国在美国进口市场的份额显著提升,而印度的份额保持不变,这主要归功于印度产品单价的上升,因为印度产品的进口数量实际上在减少。 340类是美国重新对中国设限的产品,去年中国出口单价从每打65美元上升到84美元。印度产品的单价保持每打99美元不变。 总体而言,中国产品的出口价格在未来几年会逐步上升,原因在于中国生产成本的增加以及向高价市场的转移。中国将追随印度的先例,在同一个细分市场进行竞争,而把低成本市场留给其它国家,主要是孟加拉国和越南。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