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简讯

市场简讯
中国纺织产业转型迫在眉睫
2005-07-25

中国纺织产业转型迫在眉睫
据报道,近日,中国大陆商务部下发了输往欧盟十类纺织品2005年度第一次分配中国各经营者可申请数量的通知,并要求各地外贸出口企业按可申请数量提交申请,在13日前上报商务部。但江苏纺织业有些公司只能拿到几公斤的配额,连一个完整的外贸单子都做不成。
如果人民币升值,纺织行业出口产品的营业利润均将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据初步估算,人民币每升值1%,棉纺织行业营业利润约下降12%,毛纺织行业下降8%,服装行业下降约13%,出口依存度较高的服装行业受到的损失更大。
江苏舜天目前正在积极应对出口征税风险和汇率调整风险,应对措施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选择有实力、有信誉、能够长期合作的客户,透过协商,共同化解税率增加的风险。该公司透过客户群的比较、筛选,从中选择具备良好商业信誉、较强经济实力的外国大型进口商、百货商作为策略合作伙伴,实现彼此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长远合作,这就使得公司始终占据市场的 强势地位,从而牢固树立了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的竞争优势。
二是调整进出口商品结构,不做低文件做高档,适当增加进口比例,多做进料加工业务,多做新的项目。
纺织行业是中国在世界最具有竞争力的行业之一,汇率调整的冲击与出口品种结构紧密相关。大宗、低文件、初级产品的出口将首当其冲,如棉纱、坯布类产品,目前在东南亚国家的竞争力已有所下降,价格水准相差无几,汇率即使有微小的上浮,就有可能全军覆没。币值的调整就是调整竞争力,初级产品的出口形势严峻。
中国纺织产业链健全、发达,可以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从坯布到印染、后整理等一系列加工,对中国纺织业来说这是一个积极因素。但产业链的影响力到底有多大,目前尚不确定,而且影响市场的因素众多,也不是纯经济模型能够解释、预测清楚的。
范云涛认为,具有整体竞争优势的深加工服装类的出口受到的影响会比较低。不过,中国纺织企业自有品种出现的比例较低,走这条路仍是任重道远。
有关专家表示,人民币升值后,由于议价能力所限,虽然部分升幅可以转嫁给进口商或供货商,但部分仍需出口企业承担,致使利润率下降。其中,终端的服装业受冲击最大,其次是织造和印染,化纤也有波及,纺机、绣花等行业也开始受到连累。因此,在面临严峻挑战的情况下,纺织企业痛下决心,加速调整,加速转型已是迫在眉睫。


相关部门网站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

网站地图 | 隐私政策 | IPv6网络支持 | Xml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