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简讯

市场简讯
中国对俄果蔬出口有望激增 冷链设备需求迎来发展契机
2014-08-18

中国对俄果蔬出口有望激增 冷链设备需求迎来发展契机据凤凰财经8月14日讯,俄罗斯之声报道,负责创建中俄果蔬贸易区的Dili集团负责人,在接受《中国日报》采访时称,俄罗斯对一系列来自欧盟、澳大利亚、加拿大、挪威和美国食用商品的禁运,将会使中国对俄罗斯的果蔬出口增加,预计今年出口规模将增加80%,高达30亿元。  据业内人士分析,如果俄罗斯与欧美的紧张关系持续下去,我国就有望巩固和抢占俄罗斯的农产品、食品等市场。若果蔬进口实施顺利的话,后期有望扩充至猪肉、鸡肉、乳制品等。生鲜食品、肉制品、水果、蔬菜等农产品从保存到运输,对温度、湿度都有着极为苛刻的要求。同时,近些年国外不断提高进口农产品准入标准,所以冷链物流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是农业生产和消费大国,随着居民消费能力提升,冷链的发展空间巨大。目前蔬菜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60%,水果和肉类产量占30%,禽蛋和水产品产量占40%。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消费升级将刺激生鲜产品的供应。而我国的肉类消费总量高达8000万吨,冷藏、冷冻产品的提升空间十分巨大。  我国从政策上非常支持冷链物流的发展。2010年6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到2015年推动全社会通过改造、扩建和新建,增加冷库库容1000万吨。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自2013年6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用电、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冷库用电价格实现与工业用电同价,这将使得全国农产品生产流通企业的电费支出明显下降。  作为冷链环节核心的制冷设备,有望长期受益于冷链物流的发展。A股公司中,烟台冰轮主要从事大中型工业制冷设备、果蔬食品、水产品速冻等方面的生产经营,是我国最大的制冷成套设备生产企业。大冷股份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制冷设备生产企业,新系列机组的市场增长率超过40%。(.上.证 .高.志.刚)大型企业加紧投资 冷链设备需求出现回暖迹象  进入下半年以来,已有多个地方政府加大了对冷链产业的扶持力度,同时天猫等企业巨头也在冷链布局方面有明显提速据记者日前获悉,为了护航冷链产业健康发展,管理部门日前加紧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在多重因素的共同刺激下,业内人士表示,冷链设备需求出现较为明显的回暖迹象。  多地冷链投资“大干快上”  随着入夏之后高温的持续蔓延,多地依托于食品和药品运输的冷链产业正在迎来“大干快上”的投资高峰期。  广东省东莞市发改局日前透露,总投资60000万元的凤岗华润万家物流配送基地已经成为2014年东莞市重点建设项目,冷链物流项目开建在即。  华润万家内部人士对记者介绍说,2012年凤岗镇赴深圳招商,经初步洽谈,华润集团旗下的零售业巨头—华润万家有限公司计划在凤岗镇建立标杆性的物流配送中心,并将该公司东莞总部设在凤岗。“本次建设的项目用于购置仓储物流用土地150亩,建设现代化配送中心,分干仓、冷库,总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干货仓2.5万平米;生鲜加工配送中心(含部分多业态协同仓)1.5万平米。”  北方城市也同样加紧了冷链布局。以大连为例,作为大连市19个重点经济园区之一,大连冷链物流及食品加工园区宏晟水产有限公司7月上旬正式投产,成为该园区首家投产企业。公司方面介绍,公司是由大连万海金浪水产有限公司与日本理研食品共同投资的中外合作企业,总投资1.6亿元,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初步预计年产鱼类、藻类制品3400吨,年产值可达1.3亿元。  政府方面对冷链建设的投入和扶持也在明显加大。以山西为例,为了进一步推进蔬菜产业发展,促进菜农增收,保障供应安全,减少蔬菜的市场流通环节,实现农民“菜园子”和县城居民“菜篮子”有效对接,柳林县日前正式下拨140.42万元补助资金,确保群众吃上放心菜、便宜菜。  据悉,该项资金主要用于城区各蔬菜直销店三年的门店租赁费、产地批发市场建设,并配备各直销店与批发市场点10万元运送蔬菜冷藏车一辆。该项改善民生的“菜篮子”工程,建设产地蔬菜批发市场、社区蔬菜直销店,开展蔬菜网络直销配送。  前瞻产业研究院相关研究员对记者介绍说,除了各地之外,进入2014年以来,一批电商与物流行业巨头纷纷开始加大在冷链物流领域的投资,包括天猫、京东、苏宁易购、顺风等,其中天猫商城更是首次试水生鲜冷链物流,首批配送城市覆盖全国26个网购热门城市。“过去几年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市场规模维持20%以上的增速,而随着政府和企业的重视,以及消费者对健康农产品市场需求的增加,我国冷链物流市场增长空间巨大,预计到2018年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000亿元。”  技术标准出台在即  随着各地政府和企业巨头在冷链方面投入的持续增加,在直接带动冷链产业发展提速的同时,也在倒逼相关行业标准制定的进程。  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多品种冷链物流的相关标准都在加速推进。以餐饮冷链为例,《餐饮冷链物流服务规范》审查会在京召开,该标准规定了餐饮冷链物流服务的基本条件、服务质量、温度控制、包装、储存、装卸搬运、运输配送、交接的主要评价指标,适用于餐饮食材在流通过程中的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及管理。  相关人士介绍说,冷链服务主要集中在食品与农产品消费领域,此次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牵头率先起草并制定《规范》推动冷链物流业尽快向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冷链服务的扩大与提升最终要落到仓储、运输等物流环节,行业标准的出台有利于规范冷链物流行业环境,刺激市场需求,利于大中型冷链物流企业发展。  记者同时获悉,医商协会联合9家企业自去年开始的医药冷链标准的制定工作也将在2016年内完成,相关标准目前也正在有序推进。  相关专家对记者介绍说,此前中国食品、医药等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经常出现“断链”现象。导致冷链断“链”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强制性标准的缺失,由于目前我国冷链物流标准大多是推荐性的,不具有强制性,这些标准在行业不成熟的现状下,对企业约束力极低,对冷链物流企业指导作用有限,很多经营者思维停留在“不出事故就是安全的”。随着相关标准的正式推出,将带动产业进入“正规发展期”。



相关部门网站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

网站地图 | 隐私政策 | IPv6网络支持 | Xml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