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提出8年多来,从“大写意”到“工笔画”不断发展和深化,已成为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和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
目前,中国已与140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建立了90多个双边合作机制;与日本、意大利等14国签署第三方市场合作文件,“一带一路”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合作质量越来越高。
近日召开的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提出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从正确认识和把握共建“一带一路”面临的新形势、夯实发展根基、稳步拓展合作新领域、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强化风险防控、强化统筹协调六方面,提出一系列必须抓好的重点工作,为继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新形势下面临新任务
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与沿线国家政策沟通不断深化,设施联通不断加强,贸易畅通不断提升,资金融通不断扩大,民心相通不断发展,实现了同沿线国家的互利共赢。
在贸易畅通方面,截至今年9月,中国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累计达到10.4万亿美元。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带一路”建设依然不断取得积极成效。前10个月,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总额增长23%以上,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和运量均超2020年全年总量。
与此同时,共建“一带一路”面临的新形势也要得到重视。上述座谈会指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激烈竞争前所未有,气候变化、疫情防控等全球性问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前所未有,共建“一带一路”国际环境日趋复杂。
在此背景下,抓好座谈会上提出的六方面重点工作至关重要。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院长、中国贸促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张晓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六方面重点工作阐明了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对中国加速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意义;指出了秉持绿色、开放、廉洁理念,推动深化务实合作,加强安全保障,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工作、重点领域。
“全面强化风险把控和强化统筹协调是‘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保障,也是其能够行稳致远的关键。未来共建‘一带一路’既要精耕细作‘工笔画’,也要注重整体性、系统系与协调性。”张晓涛说。
探索多种形式的深化合作
未来,深化“一带一路”合作,无论是在夯实传统合作领域,如深化传统基础设施项目合作、推进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合作、继续扩大三方或多方市场合作、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等方面,抑或是稳妥开展健康、绿色、数字、创新等新领域合作,都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张晓涛看来,在深化产能合作的同时,要加快推进服务业的国际合作,探索多种形式的“一带一路”经济合作圈,包括能源合作、旅游合作、健康医疗合作、新经济与科技创新合作等;以国际产能合作和服务贸易为重点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强化第三方市场合作的顶层设计与制度安排。
“应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为重点,加快建设多种形式的自由贸易网络,探索建立‘一带一路’多边自由贸易区,推动开放、包容、共享的多边贸易主义和区域经济合作。”张晓涛建议。
此外,考虑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发展和开放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张晓涛表示,应采取多种形式、分类推进的方式与沿线国家加快共建双边自由贸易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与区域开放发展相融合,包括积极与自贸试验区、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等区域开放、发展战略的有效对接,形成国内开放新高地和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