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简讯

市场简讯
重大能源战略应重视民主决策
2011-06-20

重大能源战略应重视民主决策
6月12日至13日,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的核能计划在全民公投中遭到否决,意大利将全面放弃核能。贝卢斯科尼表示,将开发可再生能源项目。
意大利成为日本福岛核事故后第三个宣布将中止核能发电的国家。此前,德国宣布在2022年前关闭所有的核反应堆,瑞士宣布在2034年以前全面放弃核能。
这些发达国家相继宣布放弃核能令人深思。5月30日,德国作为先进工业国家宣布放弃核能时,尽管有民众欢呼“无核的安全时代终于到来”,并预测德国放弃核能后将走上全球再生能源领域最前沿,但德国工业界批评政府的能源战略过于草率。全球最大汽车制造商之一的戴姆勒集团总裁蔡澈指出,德国政府作出的是一个“十分情绪化的决定”。然而不久后,德国的近邻瑞士也宣布让核能退出历史舞台。
现在,意大利也加入放弃核能的行列,让人深思,短短半个月内,三个先进工业国家相继宣布放弃核能,不能再武断地说这是“情绪化的决定”,或者说这是国内党派斗争的结果,这里面应该包含着理性的思考、审慎的选择,在低价能源供应、经济发展与生命安全之间,欧洲一些民众还是选择了后者。
对于意大利放弃核能一事,日本经济产业相海江田万里14日表示,核能仍是日本能源政策四大支柱之一,去核电化与眼下的电力短缺之间如何取得平衡是关键。他重申,日本今后将继续使用核能。但日本《朝日新闻》周二公布的民调显示,近四分之三的日本人希望逐步淘汰核电,与日本政府态度完全相反。
笔者认为,我们应该相信民众的智慧,不能过高地估计工商、政治领袖和所谓专家的智慧。
这次意大利公投投票率达57%,其中95%的人支持禁止核电,主要原因是意大利是火山地震频繁爆发的国家,受日本福岛核泄露事件影响,大部分民众反对核电项目。在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发生后,意大利曾于1987年举行全民公投,决定停止使用核能。
德国、瑞士、意大利放弃核能,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仍是,在不长的时间内终止核能供应,它们何以经济、安全又环保地补上这一缺口?
德国政要曾表示,在德国,核能并不被视为可再生能源,德国退出核能不仅仅是因为福岛核问题,而是为了找到解决方案以应对我们在能源、环境和气候领域面临的巨大挑战,并且坚定地向可再生能源时代进军。德国的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可以轻易地从目前的17%增长到2025年的35%。而且德国多年来一直是电力净出口国,每年差不多有1000万千瓦电量的富余。“不用担心会出现电力短缺。”
德国联邦环境部最近发布的报告显示,德国在弥补终止核能供应所产生的发电缺口上不会有问题,可以通过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效来解决这一问题。
意大利等国也表示了对发展真正的可再生能源的信心,其实,在这些国家,民众在就是否放弃核能投票时,已经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和思考了放弃核能对他们意味着什么,并不意味着“活不下去了“,人类应该相信自己的智慧,相信会有更好的选择,可再生能源的创新发展能够弥补核能发展的缺口。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发生后,当时很多欧洲国家都停止了发展核能,不照样实现了可持续的绿色发展吗?
德国、瑞士、意大利这次放弃核能过程的启示还在于,重大能源战略决策应该让民众参与,引入民主程序,因为民主决策是科学决策的前提。



相关部门网站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

网站地图 | 隐私政策 | IPv6网络支持 | Xml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