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简讯
中成药出口急需纳入服务贸易来自公开数据显示,去年中药出口25亿美元,再现300万美元逆差。中药材及饮片出口为8.58亿美元,同比增长11.83%;进口1.44亿美元,同比增长18.19%。对此,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张超中表示,目前中国出口大量的中药材,原料出口属于低端产品,把部分加工污染留在了国内。中成药或者说中药的出口贸易应该纳入中医药服务贸易的新途径。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许铭向媒体表示,中药类产品进口额涨幅最大,达22.04%。中成药国际出口面临困难,出现300万美元逆差,但较前两年幅度减小。如何探索中成药出口的新路,是业界应该考虑的一个课题。 目前中医药已经推广到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回答欧洲记者提问时说,中成药在欧盟注册现在遇到了很多障碍,主要原因还在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西方对于中医药的认同性低。中成药的作用机理不同于西药,中成药是复方,多靶点协同作用。欧盟不能把中药当成西药管,中药的注册比较复杂,特别是涉及到中药的有效成分、作用机理以及疗效评价,国内的企业应当提高药品质量、改变药物剂型、提高标准。 谈到中成药出口,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中药部副主任于志斌表示,中成药出口市场主要在亚洲,欧盟市场则呈现大幅下滑。欧盟传统药注册的指令已成为中药出口欧盟的主要门槛,为推动更多企业参与欧盟传统药注册,并进一步了解欧盟市场,医保商会将于今年七八月份组织中国医药企业赴瑞典进行欧盟传统药注册的短期培训,对欧盟市场的进一步了解有助于推动中国药企更扎实稳健地“走出去”。 2012年4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商务部等14个部门共同制订了《关于促进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的若干意见》。张超中认为,中医药的服务贸易或将解决欧盟国家的注册难问题。服务贸易可以超越医药产业本身的问题,它使中国的药企由一个产品供应商向该行业服务系统提供商转变,这是一个生产型传统企业向国际名牌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服务贸易水平的高低决定中医药出口竞争力。 据了解,2012年6月1日,北京同仁堂与马来西亚海鸥企业有限公司签署了千万美元大单,这次合作双方把传统的中药养生保健项目带到海外市场发展。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马来西亚海鸥集团合作,同仁堂不单单是一个中药产品的供应商,而是已经发展成为中国中医药服务系统的服务商。中医药服务系统包括医疗服务、养生保健、学术教育、药膳餐饮、医药卫星传媒、中医药文化传播等等。 张超中解释说:“中医药服务贸易解决的是出口软环境的问题。比如说,我国每年进口大量的西药,那不仅仅是因为我国有大量的西医院,还因为在我国人们认同并信赖西医。中成药出口亦是如此,通过中医药服务贸易,西方会逐渐接受中医药文化,这样会带动中成药的出口。”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