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简讯
吸引外资是我国对外开放政策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跨国公司的进入在改革开放的不同时期产生了不同作用,但现在已是一把双刃剑。 "很多情况下,国有企业的改革实施者把问题想得简单化了,以为把企业卖给外国公司,卖给500强就可以长治久安了。实际上,企业在将股份卖给外国公司后,对方通常就把它变成一个亏损的企业,在你熬不下去的时候,合资企业就变成了独资企业,结果大量的遗留问题仍然要由政府来解决,"一位与会者这样说。事实上,除了因为合资不成功,政府部门最后不得不出来善后之外,一个更为严重的影响就是:中国企业形成的技术能力的团队被打散了!而这样的团队正是中国装备制造企业的发展振兴之本。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蔡惟慈认为,当前外企进入中国的方式发生了六大变化:一是对华合作方式由早期的许可证生产方式变为资本输出的方式。二是资本输出中外资所占比重由开始的一般性参股变为坚持要求控股,或者独资。还有的坚持要求控制中资企业原有的技术开发部门。"人家想得很远,目的是要从根本上消除将来中国企业与之一争高低的可能。"三是资本投入的力度明显加大,过去项目一般投入几百万美元,现在动辄几千万美元甚至上亿美元。四是向中国市场推出的产品由孤立的单个产品向制约整个工程的系统成套产品这样一个方向扩展。五是外企由过去那种简单的组装逐步向制造加工、整机生产、产品研发、市场营销等全过程延伸。六是进入的目的已不仅仅是占领中国市场,也在把中国的机械制造业纳入其全球产业链。目前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外资,对于中国机械制造业进入的力度、深度、广度和所追求的目标,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尽管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但让人费解的是,在一些地方和企业进行国企改制操作的时候,仍然只认世界500强。如果需要选择一家合资对象,世界500强往往是首选。 振兴装备制造业:在机制和利益的冲突中抉择 装备制造行业的龙头企业在改制与合资的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多的矛盾状况?与会的专家认为,行业属性、利益的不一致正是导致目前装备制造业表现出诸多矛盾的根源。 首先,装备制造业的属性跟一般的工业行业不同,它的排头兵企业及重点企业,比其他工业行业要多得多。因为行业特点就是面宽,门类多,品种复杂,一个行业排头兵代替不了另一个行业的排头兵。这样的行业属性决定了国家不可能像管其他工业行业如钢铁行业那样,抓住几个大的集团,就能把握住行业。 其次,这个行业的绝大多数排头兵往往归地方管辖,地方政府从政绩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总量上考虑,在实际的操作上往往是很具局限性的。 第三,地方政府承担了发展本地经济的重任,不同地区为了获得竞争优势,在吸引外资的时候,争相提供优惠条件。因为事情很明白,你不让步别人让步,最后外资都跑到别人那里去了,自己的政绩还要不要? 第四,装备制造行业这两年日子是好过一点了,尤其是行业排头兵企业,但尽管如此,这些企业给地方政府的印象仍然是包袱而不是效益。地方政府担心如果不趁企业效益好的时候,把包袱甩掉,有朝一日企业效益不好的时候又变成地方政府的难题。所以将国企"卖之惟恐不及",自然也就没有心思来考虑行业的战略安全问题了。 第五,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也有和跨国公司合资的理由。一些行业排头兵企业,在改革和发展中碰到的难题,往往于现有的体制和机制环境当中找不到出路。第一道难题是作为一个国有企业,有很多地方自己做不了主,政府今天叫企业这样,明天叫企业那样,都不能拒绝。这种体制决定了企业希望通过某种方式摆脱行政干预,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政企分开。第二道难题是,如果要想把企业做到和同行竞争,和外资企业竞争,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就必须把自身多年来形成的包袱甩掉。但甩掉包袱以及国企改制需要一定的资金,而现在多数国有企业不可能具备这样的能力,怎么办?只有选择引资。然而在引资对象的选择上,国内大型国企由于仍然是国有资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身份"问题,而民营企业由于技术缺乏,令人担心技术的后续支撑能力。这样的状况把一些国有的行业龙头企业逼进了两难境地,最后他们往往选择了国际资本。 出路:离不开自主创新 据有关数据显示,2004年全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约5.5万家,从业人员近1500万人,实现工业总产值5.1万亿元,利润超过2650亿元,工业增加值约为1.4万亿元。 专家告诉记者,尽管行业的总量增长很快,但核心部分、关键领域、高附加值的部分如果被外资控制,就将出现一种外大内空的危险景象。如果是这样,在国际分工中,我国装备制造业就有被死死钉在价值链低端的危险。 要改变装备制造业的这种状况,专家们开出了两剂药方。首先是要管起来。对一般中小型企业在是否由跨国公司并购的问题上可以放开,但对若干重要领域排头兵企业的合资要集中核准管理,改变目前的国有排头兵企业被外资并购的放任自流和失控状态。其次是要给出路。要加大政府对若干重要领域排头兵企业的支持力度,使之有更好的成长条件;要加大国有企业改革重组中对民营资本利用的力度,通过体制和机制的彻底转换而焕发活力。除了这两剂药方之外,归根结底,是要提高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 值得庆幸的是,有消息称,国家科技战略将全面进行修整,五部委正起草12套新规来实质性地推进包括装备制造业在内的工业经济的发展,而其落脚点也放在了自主创新上。同时,一些地方基于自主创新上的发展和探索,也为装备制造业的前景带来了值得期寄的曙光,而更多的人也正抱着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向前迈进。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