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欧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主要西方经济体的中央银行联手重拳迎击欧洲债务危机,但后续效果仍待观察,其对中国的影响无疑牵动人心。
中国不会陷入债务危机
第一个问题是中国会不会同样陷入债务危机?眼下市场普遍认为,中国目前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水平不仅比希腊要低得多,而且也低于日本、欧元区和美国等主要经济体,因此中国不太可能发生类似的债务危机。
欧盟委员会近日发布的春季经济预测报告称,2010年希腊财政赤字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3%,公共债务将占124.9%;欧盟这两个数字预计分别为7.2%和79.6%。而据中国财政部测算,2010年中国全国财政赤字预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8%,债务余额大体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左右。
更何况,中国持有的希腊国债和希腊金融机构的资产相当有限,这意味着即便希腊最终陷入债务违约,短期内对中国的直接影响也很有限。当然,如果希腊债务危机不能得到有效遏制,进而波及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其他欧元区国家,那么中国面临的风险敞口势必会扩大。
中国出口形势更加复杂
与直接影响相比,希腊债务危机可能给中国带来的间接影响不容忽视。欧盟目前是中国第一大出口市场,一旦复苏势头脆弱的欧盟经济再度被这场债务危机拖入困境,中国的出口形势将变得更加复杂。
据中方统计,2009年中欧双边贸易额达到3641亿美元,占中国全球外贸总额的16.5%。其中,中国对欧出口2362.8亿美元,占中国总出口额的19.7%。去年受经济危机影响,中国对欧出口骤降19.4%,今年中国对欧出口前景因为希腊债务危机的影响而变得不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