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简讯

市场简讯
增速回归我国告别大豆进口高增长时代
2015-04-23

增速回归我国告别大豆进口高增长时代海关总署最近公布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大豆进口总量为1563万吨,去年同期累计为1534万吨,同比增1.9%;食用植物油进口总量为105万吨,去年同期累计为195万吨,同比减少46.1%。
增速萎缩
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年进口大豆6338万吨,增长8.6%。2014年我国大豆进口总量为7140万吨,首次突破7000万吨,同比增加12.7%。面对如此高速增长的大豆进口量,海关总署近日发布的国内2015年第一季度大豆进口量,却出现大幅萎缩。相关机构发布的数据表明,中国一季度大豆进口价格下跌18.6%。一般来说,一季度进口量都是全年进口量的低点,主要由于生猪存栏量处于季节性低点。华安期货分析师王宇认为,今年一季度的进口量说明,国内大豆的终端需求确实不乐观,也反映国内经济不景气。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分析预测处处长张立伟此前表示,2014年,国内大豆压榨行业整体上都处于亏损中。压榨行业的亏损,成为今年一季度大豆进口增速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
增速回归?
海关总署一季度报告出炉之后,业内纷纷猜测,2015年,中国大豆进口量会有多少,增速多少?除去国内终端需求不振之外,多数分析人士认为,大豆融资进口量的减少,也会使得国内大豆进口增速趋于回归。近年来,融资大豆占大豆进口量比重一直处于高位。
据相关分析机构测算,2013年我国大豆融资贸易量超过1500万吨,占当年进口量比重为24.4%;2014年我国大豆融资贸易量达到1700万吨,占当年进口量比重为24.2%。虽然2014年国内大豆融资贸易再创新高,比重维持高位,但减少迹象也越来越明显,2014年11月开始,国内大豆融资贸易量大幅下降,进入2015年,大豆融资贸易下降幅度明显放大,2015年1~2月大豆融资贸易量为82.9万吨,较同期下降261万吨,降幅为76%。在预期人民币贬值的情况下,将进一步抑制大豆的融资性进口,总体上来看,中国融资性的大豆进口数量将大幅度减少。
去年以山东大豆进口为主体的大豆贸易融资商进口量达到1819.8万吨,而今年1~2月份大豆贸易融资商大豆进口量只有130万吨左右,其中几家比较知名的贸易商1~2月份大豆是零进口。
多数分析人士认为,由于做大豆融资进口的企业大部分是贸易型企业,这些企业最终会将进口大豆转卖给加工企业,因此,大豆融资门槛的提高,并不会对大豆进口量产生质的影响。
虽然去年到现在生猪养殖效益不好,存栏量下降,对蛋白粕需求减弱,但这被认为是阶段性的。长期来看,国内畜禽的养殖规模还是比较大的,但国内蛋白粕生产是日益下降的,而且豆粕之外的杂粕产量也在下降,所以豆粕的需求规模还是比较大。也正是因为有如此巨大的市场需求做支撑,同时,国内大豆加工业的大型企业集团也要做大做强,所以,从长远来看,国内大豆需求比较强劲。



相关部门网站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

网站地图 | 隐私政策 | IPv6网络支持 | Xml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