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简讯

市场简讯
原料药进出口贸易摩擦负能量不容低估
2012-09-24

原料药进出口贸易摩擦负能量不容低估
在全球经济的不景气和制药界的整体发展模式升级之下,中国医保商品的贸易摩擦或将加剧。
贸易摩擦增多的原因主要是,海外具明显目的性的抑制和打压中国产品对本土制造业的冲击;国内则是我国医保产品技术在外、市场在外和产能过剩特点的长期存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使目前我国医保产品出口贸易增长缓慢,今后贸易摩擦将更为激烈。
因此,短期内,国内药企应形成合力,提高自身核心的竞争力,促进本土市场反钳制作用的形成。长期来看,国家可尝试取消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继续加强环保要求,以促进产业自然升级淘汰等。
内外因素均有
国内医保商品出口的贸易摩擦一直不间断,未来几年内或许将加剧。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本土原料药出口遭受到因贸易保护而引发的反倾销、反补贴案例不断增加,过去的高关税市场壁垒已转变成为目前的各类技术性和贸易性壁垒。
由于欧债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目前尚未得到有效缓解,去年业界极为担忧的贸易摩擦正在频频上演,诸国针对中国光伏的反倾销调查是其中的一个小高潮。
在海外方面,全球经济持续低迷,欧美发达国家失业率高企,政府出于稳定经济、提高就业率等方面的考虑,抑制甚至打压中国各种廉价商品对本国经济的冲击,这将会成为贸易摩擦的最主要动力,部分国家甚至提出了以贸易改革带动经济增长的思路。目前已经可以看到,欧美为首的主要市场对华医保产品出口的贸易政策愈加强硬。
另外,发展中国家自身医药产业发展的诉求也变得强烈。印度、巴西等国的制药业已经完全成为中国低成本生产制造的强大竞争对手,这必然导致对其出口的产品受到抑制。此外,众多中小国家也在发展包括原料在内的制药业。
国内方面,无序竞争仍是最大的弊病。过去十年,受制于成本和环保等压力,全球原料药板块发生转移,在制造成本和环保压力下,中国制药工业也利用本土优势乘机发展起来,并一度在众多产品中获得供应和价格的话语权。
但是好景不长,国内企业竞争眼光的局限性导致产能严重过剩,企业相互间进行价格拼杀,这既让国外采购商坐收渔利,也污染了国内环境,从而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还因此被海外药企打压,VC此前在美受到调查就是最好的例证。另一侧面也反映出本土产品的优势除了成本之外,还看不出技术竞争性的存在,这也是欧美敢于随意打压的重要基础缺陷。
目前,海外和国内这双重因素又有了继续发酵的空间和动因,国内和国际制药业都在进行产业升级,更适逢世界经济最不景气的时期。2012年前三季度,我国对外贸易仅以1%~2%的个位数增长,表明最艰难的贸易阶段已然来临。可以预见,以此伴随的贸易摩擦会继续升温。
调整结构最关键
目前来讲,中国原料药产业结构尚难快速得到调整,特别是部分传统大宗产品,国内产能和全球需求的矛盾不可能短时间得到调和,长期对出口的依赖性仍然很高,美国、欧盟和印度等国家和地区仍将是主要市场。
因此,在全球经济增长前景仍迷雾重重之下,反倾销反补贴等粗放的贸易保护行为仍将长期对中国企业造成压力。但是,针对越发频繁的反倾销、反补贴等起诉,国内行业有必要进行反击,最关键的仍是强化自身的优势。
短期来看,一是积极应诉,尤其对于中国在全球拥有供应话语权的产品。实际上,国内很多产品遭遇的反倾销诉讼案件,往往是以国内一些中小型供应商的超低价格出货成为导火线。而发生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调查后,这些企业又因缺乏专业人员、希望息事宁人、自身财务等取证困难、担心败诉等各类原因而不应诉,这为其他厂家的胜诉创造了极大的难题。从以往的经验看,应诉的获益实际上相对更大,也为今后继续开拓市场和获取效应提供了基础,起码税率会大幅度降低。
二是促进发挥中国市场的反钳制作用。中国作为最大的药品新兴市场,成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已经是板上钉钉。目前,欧、美、日、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诸多跨国公司纷纷在华设厂并开展研发,其看重的无非是中国未来药品消费能力和药品制造研发的低成本。以此为竞争基础的中国反钳制,在制药领域将发挥强大的作用。关键难点在于如何去实施执行,需要领导型企业发挥对上沟通能力。
长期来看,可以尝试取消部分低端产品的出口退税。目前,部分厂家借助国家出口退税政策,不惜低于成本的价格进行海外出货,严重扰乱了整体出口秩序;长期较高的出口退税率,也是致使部分厂家盲目扩产投资的重要原因。
目前我们欣喜地看到,调结构的策略和目标国家已经十分明确,缺乏技术竞争力产品的出口退税率的下调甚至取消政策已经箭在弦上。


相关部门网站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

网站地图 | 隐私政策 | IPv6网络支持 | Xml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