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简讯

市场简讯
原料药行业快速增长,但并非全都红盘
2008-04-15

原料药行业快速增长,但并非全都红盘
在第59届中国国际医药原料药、中间体、包装、设备秋季交易会(APIChina)上,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副会长沈贤姬发布了中国化学医药工业的最新产销形势分析报告,其中原料药行业增长成为最大亮点。
  今年1~3季度,重点原料药与中间体出口仍呈快速增长趋势。据海关提供的数据,今年1~8月,化学原料药中间体占药品总出口量的84%,化学原料药类商品进口总额为16.94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7%;出口总额达58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5%,是出口增长率最高的一年。对印度的出口继续快速增长,同比增长了61.2%;我国继续成为全球原料药出口第一大国,出口金额比列在第2位的美国超出1亿多美元。
  “2007年制药行业经济效益快速回暖。以大宗原料药为代表的原料药行业基本上保持着量升价涨的走势。但对于原料药生产企业来说,面临着更多的挑战:环保的压力、产品出口政策的调整、退税率的降低、出口产品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等加大了原料药生产企业的成本。因此,1~8月以原料药生产为主的企业亏损面和亏损额还在加大,一些小原料药厂或原料车间已经停产或正在准备搬迁。可见,调整并提升生产和出口产品结构,是行业紧迫和长期的任务。医保和环保将是企业越来越关注的两大重要事项。”沈贤姬如是说。
青霉素飘红,头孢类回落
今年上半年,抗感染类药物产量达4.6万吨,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但价格上涨幅度不小,出口量仅增长2.4%,但金额增长了17.5%。
各小类表现不一。青霉素类品种出口价格全面飘红,出口量同比下降了13.8%,但平均价格上涨了62%。从产量看,青霉素类同比增长了7.9%,受医保政策和出口的影响,青霉素G钠产量有所回升,同比增长了33.6%,出口量增长了74.7%,但还没有达到2005年的水平。阿莫西林虽然没有上年的强势增长,但在5100吨位的高基数上,仍增长了3%,供应出口量增长了11%。
前期的明星产品头孢菌素类和大环内酯类今年出现下降,头孢菌素类同比下降了11.3%,增幅同比下降了50%;大环内酯类同比下降了3.3%,增幅同比下降了49.2%。头孢类产品随着出口价格的下降,已经结束了产量连年增长的局面,大吨位品种产量普遍下降,只有头孢哌酮钠、头孢呋辛钠和头孢他啶产量同比增长,而小品种产量增长势头在加强,其增幅都在两位数以上。
抗生素中间体出口保持量升价涨的走势,出口金额同比增幅达到96.6%。青霉素工业盐与青霉素原料药一样表现抢眼,由于市场货源短缺,使得价格大幅提升。从生产统计来看,上半年,青霉素工业盐产量完成1.9万吨,同比增长了41.5%,供应出口量6600吨,同比增长了63.7%。6-APA产量增长了28%,供应出口量增长18.3%;具有较高生产技术含量的GCLE表现比较突出,产品几乎全部出口,供应出口量同比增长了242.3%。从价格上看,前3季度,青霉素工业盐平均单价同比增长87.5%,6-APA平均单价同比增长了65%。此外,中国三大抗生素中间体,80%以上的青霉素工业盐,50%以上的6-APA和90%以上的7-ACA、7-ADCA都出口到印度,这一比例今后还有上升的趋势。
  解热药乏力,维生素风光
2007年上半年,解热镇痛类药物生产3.7万吨,同比下降了11%,供应出口量下降了6.8%,除布洛芬产量、供应出口、价格继续增长外,其它品种表现平平。主要是大吨位品种对乙酰氨基酚和阿司匹林产量、供应出口量均下降。出口退税率下调的名单中,解热镇痛药物多个品种榜上有名,直接影响了国内原料药企业的出口积极性。
与之相比,维生素类品种在2007年风光一时,产量为8.9万吨,同比增长了20.3%,供应出口完成了5.5万吨,同比增长了3.8%。主要8个重点出口品种,除VE外,其它品种平均单价全价上扬。尤其是鑫富药业的泛酸及其衍生物,和广济药业的VB2,由于企业掌握了出口定价的话语权,增幅更是惊人。



相关部门网站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

网站地图 | 隐私政策 | IPv6网络支持 | Xml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