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简讯

市场简讯
于都:开启纺织服装产业新征程
2021-05-17

于都:开启纺织服装产业新征程
5月10日是第五个中国品牌日,就在这一天,一场国内服装界盛会在于都拉开帷幕,数百名中国服装行业优质品牌企业代表、供应链制造商、服装院校专家学者齐聚于都FDC时尚产业综合体,召开2021中国服装论坛高端制造与设计协同创新峰会,以“高质量制造品牌再出发”为主题,围绕新时期服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与动力变革,深入探讨如何全面提升服装产业核心创新能力、持续发展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汇聚品牌与制造力量共同推动服装产业在“十四五”开局之年迈出新气象、见到新成效。
  中国服装论坛高端制造与设计协同创新峰会已是第二次选择在于都召开,熟悉于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业界嘉宾觉得理所应当,初次来到于都的服装界企业家则带着几分意外与惊喜。在于都这片红土上,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缘何能够吸引越来越多业界目光的聚焦?服装企业家们又是如何看待于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呢?记者尝试透过在于都召开的这场峰会窥探一二。
  一颗新星
  “我们看到,近年来于都紧紧抓住高质量制造这一产业重要的一环,协同中端品牌打造数字化、柔性化供应链,构建高质量产业配套体系和全新的产业生态,不仅重新定义着数字经济时代高质量的制造、推动着制造品牌和区域品牌的协同发展,也为产业的渠道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展现出更多的可能和空间。”对于于都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已经不是第一次来到于都的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服装协会会长陈大鹏这样说道,“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中国县域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鲜活的缩影,也看到红色精神在当代传承的力量。”
  近年来,于都县将纺织服装作为首位产业首位推进,围绕助链、强链、补链、引链建设产业研究院、服装学校、监测中心、水洗产业园等十大公共服务平台,纺织服装产业蓬勃发展,县内各类纺织服装企业近3000家,其中规上企业107家,去年全行业产值实现525亿元。于都先后获评中国品牌服装制造名城、全国纺织服装十大特色产业集群、全国纺织服装外贸转型基地、全国纺织产业转移示范园区。深圳赢家服饰集团、广州汇美集团(脉动)、深圳华丝服装、浙江华鼎集团、上海日播时尚集团等龙头企业纷纷落户于都,引进的主要品牌73个,ODM品牌256个,形成了“众星捧月、星罗棋布”的良好发展态势,并持续带动上下游企业向于都集聚。
  犹如一颗新星,于都纺织服装产业散发出愈发耀眼的光芒,吸引着业界的目光。武汉纺织大学教授易长海在峰会上说道:“目前武汉纺织大学于都牛仔研究院正在积极筹建中,为什么武汉纺织大学有热情在于都建一个牛仔研究院,因为于都未来可能是我们中国牛仔的第七个重要集群基地。”
  在参观于都服装企业后,华服坊(杭州)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总经理叶晓光说:“这次参观了好几家于都的服装企业,看到于都的服装企业从传统生产到现在的智能生产,协同创新,品质化提升的改进,有着非常高效的变化,深受启发。”
  首次来到于都的GLORIA歌莉娅创始人胡啟明则表示:“初次到于都来,能感觉到于都发展纺织服装产业的氛围非常不错,通过这次峰会,也让大家更加坚定了做服装的信心,我也希望能在于都找到合适的合作机会。”
  一片热土
  “2017年我来到于都,当时是考察园区的建设进度,2019年,脉动智能制造时尚产业园就实现了开业,现在整个园区有1000名工人,去年产值达4个亿。”汇美集团董事长、茵曼品牌创始人方建华介绍说,“因为有过在内地投资失败的教训,当时来于都投资,我特别谨慎,因为再失败我可能就爬不起来。两年多来,脉动智能制造时尚产业园已经达到了我当初预想的目的,我们还把原有的全国各地优秀的供应商集结起来,形成各个工厂,绣花、印花也都集结到了我们的产业园。”
  随着脉动智能制造时尚产业园的稳步发展壮大,方建华已经从一名来于都的谨慎投资者,变成了于都纺织服装产业的推介者和产业发展的推动者。“我现在看到的是,国内服装企业纷纷前来于都,不来于都都觉得少了什么,我觉得这就是服装界出现的‘于都现象’,非常了不起。”方建华如是说。
  投资商认可的背后,是于都县多年来坚持发展纺织服装产业的不懈努力。该县为服装产业制定专门规划和“服装十条”政策,全县干群对服装产业作为首位产业形成高度认同,并以县人大决议的形式通过了《关于推进全县纺织服装首位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为解决好项目建设、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该县在园区设立企业服务大厅,建立起“店小二”服务机制,探索并实施干部到企业挂职锻炼模式,为企业提供“保姆式”“妈妈式”服务。园区发展平台稳步建设完善,根据行业特点建设的标准厂房解决企业项目发展场所问题,FDC面辅料图书馆正式投入使用,水洗产业园年底可投入使用,梧桐台于都公司已完成注册开始运营。该县还积极打造工业旅游路线,构建“工厂旅游”新业态,目前已有赢家时装、脉动智造茵蔓生活馆、日播智尚等22家企业加入于都工业旅游路线,结合于都红色文化和绿色资源,形成了以“红色游、生态游、时尚游”为主的全域旅游新格局。
  “我欣喜地看到于都在配套过程当中是有一个服装学校的,这个学校是一个培训基地,这也是不断有输入人员的可持续的概念。”谈及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人才要素时,出席峰会的LangerChen朗格陈创始人及总经理陈君梅如是说。在于都,除了配套建设起服装学院,为当地纺织服装企业不断输入人才,还因地制宜出台了一系列稳工稳岗就业补贴政策,每年为园区重点企业招工1万人以上,确保企业用工需求。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


相关部门网站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

网站地图 | 隐私政策 | IPv6网络支持 | Xml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