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简讯
美元走软被认为是油价上涨的主要因素 原油价格受美元相对大多其他货币汇率下降的影响而走高。洲际交易所的美元指数下跌至79.407的5个半月低位。美元走软令中国和印度这类消费大国的进口成本下降,从而推高了油价。 布朗兄弟哈里曼(BrownBrothersHarriman)的外汇策略师在一份报告中称:“日本(4月产值同比上升5.2%)、印度(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8%)以及德国(4个月来月度零售额首次录得增长)的数据均优于预期,这些可能成为促使交易商们压低美元的催化剂。” 第一季度美国经济收缩5.7%的消息令美元的弱势进一步加剧。尽管上述数字是对原来的估计作向上的修正,但依然表明这一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出现了相当大的收缩。此外,美国股市对这次向上的修正作出了积极的反应,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在上周五上涨96.53点(1.15%),收于8500.33点。 欧佩克选择不再进一步减产 上周影响市场的最大新闻是,欧佩克宣布因全球需求持续疲软而放弃进一步减产。上周末在维也纳举行的会议上,该卡特尔组织同意维持其目前的原油产量目标,即2484.5万桶/日。欧佩克在一份公报中称,全球经济持续下滑产生“广泛而严重的影响”,这已导致世界石油需求疲软,并“可能将持续一段时间。” 欧佩克秘书长巴德里表示,油价从去年7月的逾147美元/桶高位大幅下跌,意味着该组织今年的石油收入将锐减“约3700亿美元”。他说,虽然石油市场供应依然过剩,但欧佩克并不希望令局势恶化。 欧佩克表达了如下担忧,消费国原油库存依然处于接近1998年2月所见的纪录高位,虽然其自身减产已帮助油价恢复“一定程度的稳定性”,但世界石油市场的原油供应依然超过需求。巴克莱资本(BarclaysCapital)在给客户的一份简报中称其同意如下观点,即欧佩克已实行的减产“应足以在未来几个月内大幅削减库存盈余。”因面临需求锐减和油价暴跌,欧佩克去年同意减产共420万桶/日。自今年初以来,欧佩克一直按照协议逐步削减供应。 此外,英国油轮追踪机构——石油动向(OilMovements)称,预计截至6月13日的4周内,欧佩克原油平均出口量(不包括安哥拉和厄瓜多尔的出口量)为2260万桶/日,较上一个4周期间的水平上升31万桶/日。石油动向称:“欧佩克在这4周的平均出口量被确定为第五个连续的4周增长。” 目前油价回升的势头似乎可持续 随着全球油价继续上涨,市场人士越发认为目前油价涨势是可持续的。尽管实际上经合组织国家仍处于深度衰退中,但有迹象显示形势正变得稳定。此外,由于中国和其他新兴经济体正重振雄风,需求开始增长。鉴于上述形势变化,巴克莱上周已表示原油价格可能会在年底“远未到来之前”便能攀升至70至80美元/桶。 与上述市态一致的是,欧佩克主要成员国沙特阿拉伯的石油部长纳伊米预测,今年下半年原油价格可能上涨至75至80美元/桶。上周末欧佩克会谈结束时,纳伊米说:“油价很快将达到70美元/桶。市场形势良好。油价正在回升中。” 欧佩克秘书长巴德里在较早前曾表示,他认为油价将在年底前攀升至70至75美元/桶。巴德里说:“经济复苏速度将快于我们预计。如按当前的趋势持续下去,如我们现在所见的回升势头继续,我认为今年底油价将达到70至75美元/桶的水平。”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