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简讯
原油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最近10年原油现货平均价格逐年上涨。特别是2007年初以来,原油价格上涨速度加快,今年3月突破110美元/桶。原油价格的持续高企带来油气勘探、开采活动增加。1998~2007年,我国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增长,而且增速呈逐年加快的趋势。 石油钻采设备需求较快增长 油价高企带来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采活动增加,从而带动对钻采设备的需求。石油钻采设备包括的产品很多,钻机是很好的代表,是石油钻采设备的主流产品。2002~2006年,全球陆地钻机产量年均复合增长32.48%;钻机设备销售收入年复合增长28.49%。北美和中国是两个最重要市场,2007年产量份额分别为57.9%和23.3%。预计未来钻采设备需求仍较旺盛,中俄是主导市场。 石油钻采设备制造由少数国家垄断,我国企业竞争力逐渐增强 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事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和开采,但只有20多个国家能够制造石油钻采设备,其中美国、中国、俄罗斯和罗马尼亚等少数国家的竞争能力较强。现在我国钻机制造水平已经领先于俄罗斯,与欧美先进厂家水平相当,但成本低20%~25%。美国的Nov是世界上最大的钻机设备制造企业,我国宏华集团是世界上第二大、国内最大的陆地钻机生产企业。 我国钻采设备制造业增速加快,运行质量提高 过去5年,全行业收入年均增速达45.77%(算术平均),利润年均增速64.86%。在2007年我们重点关注机械子行业中,石油钻采设备的收入增速排名第二,利润增速排名第六位。全行业亏损企业比重和亏损额占比逐年下降,利润率提高。期间费率逐年下降趋势明显,流动资产周转速度明显加快。 钻采设备出口较快增长,未来还有较大空间 按照机经网的统计数据,2007年我国石油钻采设备实现出口交货值97.27亿元,同比增长25.92%;2003~2007年出口年均增长达到73.53%(算术平均)。从出口产品结构来看,石油钢管占主导;从出口区域结构来看,美国是我国石油装备最大的出口市场。2007年出口产值占比仅17.55%,未来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行业上市公司投资策略 国内石油钻采设备类上市公司主要有A股市场石油济柴、江钻股份,香港主板市场宏华集团、山东墨龙、天大石油、安东油田,创业板埃谟国际。其中山东墨龙、天大石油2007年公布了A股回归计划。给予石油济柴中性、天大石油买入,其它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提示油价大幅下降、钢材成本上涨和人民币升值。 油价高企,石油(天然气)勘探、开采活动增加 原油需求加快 原油是重要的工业原料,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原油消耗逐年增加。2004年世界原油日需求量82.5百万桶,2005年上升为83.6百万桶,增长1.33%;2006年日均需求为84.5百万桶,增长1.08%。我国原油消费量增速远快于平均世界水平,最近十年(1998~2007)表观消费量年复合增长率为6.89%;2007年我国原油产量18666万吨、进口16317万吨、出口389万吨,对外依存度47.17%。 油价不断创出新高 原油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如下游需求、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对产量控制、地缘政治、美元贬值等因素。从将近10年的数据走势来看,原油价格基本是逐年上涨的。2002年布伦特原油现货平均价格21.5美元/桶,2007年上升到71.82美元/桶,上涨234%,年均上涨27.28%。特别是从2007年年初以来,原油价格持续快速攀升,布伦特原油主力期货价格在2008年2月底突破了100美元/桶大关,3月份一度超过110美元/桶。 我们预计在未来较长一个时期内,原油价格会继续维持在相对较高位,且不排除继续创出新高的可能。根据中国石油(12.94,-0.03,-0.23%,吧)和化学工业协会的预测,2008年国际油价均价将达到每桶80美元至90美元;世行预计,2008年布伦特原油现货平均价格在84.1美元/桶,2009年平均价格将在78.4美元/桶。 油价高企带来勘探、开采活动增加 原油价格的持续上涨给石油输出国带来了滚滚财富,同时给贫油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较大的成本压力。实际上,原油的开采成本很小,且近几年上涨幅度不大,因此高油价刺激了石油(包括天然气)的勘探和开采活动,特别是针对石油资源不富裕的发展中国家而言。1998~2007年这10年时间,我国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增长,而且增速呈现出逐年加快的态势。特别是自2004年以来,伴随着油价的逐年攀升,开采投资增速加快。2004年,我国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固定资产投资1115.33亿元,同比增长17.9%;2005、2006年投资增速分别达到29.7%和23.8%;2007年,我国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固定资产投资2230.23亿元,增长22.4%。 从国内三大石油系统企业的数据也可以看出这个趋势。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最近几年的勘探和开采资本支出也是逐年快速增加的,增速也维持在较高水平。2000年,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油气勘探开发资本支出总共576亿元,同比增长23.31%;2006年达到1692.95亿元,同比增长28.32%;最近7年复合增长率19.68%。其中,用于陆地项目的资本支出占90%左右,海洋项目占比较小但正在逐年增加。 石油钻采设备需求较快增长 勘探开采活动增加带来钻采设备需求增长 油价高企带来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采活动增加,从而带动对钻采设备的需求。一般来说,一个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的20%~50%是用来购买机器设备,因此从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固定资产投资金额及增长幅度就可以粗略测算出石油钻采设备的需求和增长情况。 石油钻采设备包括的产品很多,一般主要包括钻井设备(钻机、动力设备、钻头钻具等)、采油设备(抽油机、抽油杆、抽油泵、油管、套管、油水分离装置、井口装置等)、井下作业设备(修井机、固井压裂设备等)、石油专用车和石油钢管等等。不同产品又可以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进一步的细分。比如钻机按使用场所又可分为陆地钻井钻机和海洋钻井钻机;按传动方式可以分为机械驱动、电力驱动和混合动力驱动等。 钻机是石油钻采设备的主流代表。由于钻采设备包括的产品很多,我们很难对每一个产品进行供需分析;但钻机是钻采设备的很好代表。一方面,钻机的单位价值一般较大,占石油钻采设备的比重较高;另一方面,钻机是钻采设备的前头产品,活动钻机数量大小、钻探深度深浅与采油设备、井下作业设备等其他钻采设备的需求密切相关。 世界钻机需求加快 油价攀升带来钻探活动增加,刺激了钻机需求。最近几年,全球陆地钻机产量快速增长。2002年世界陆地产量只有184台,2006年开始大幅上升,达到536台;2007年更是飙升到了约751台,比2002年增长308%,年均复合增长率32.48%。 伴随着钻机产量的增长,钻机销售收入也快速增加。包括海洋钻机和钻机配件在内,1999年世界钻机设备销售收入27.87亿元;2006年上升到79.08亿元,同比增长66.27%;2007年达到约110亿美元,再大幅增长39.1%。和钻机产量快速增长相对应,2002~2007年钻机设备销售收入年复合增长28.49%。 钻机产量增长带来在用总量的增加和使用率的提高。钻机一般供钻井队使用,但由于存在维修、组装、报废等因素,钻井队所拥有的钻机数并不是都能用于生产。2002年世界在用钻机3013台,钻机使用率仅37%;2007年,在用钻机达到4951台,由于新钻机提高了成新率和高油价的刺激,钻机平均使用率上升到59%。 北美是最大市场 一个国家的钻机需求和其原油产量多少并没有太大的联系,实际上和该国油田油层厚浅程度、开采地质条件、气候条件等其他因素关系密切。中东是世界上油气产量和储量最大的地区,但钻机需求量并不大,这主要是由于其油气井生产条件好,钻机利用效率全球最高。北美(包括美国和加拿大)市场目前是世界上钻机需求的最大市场。2007年,北美地区陆地钻机产量435台,占全球钻机总产量的57.9%。而中国是世界陆地钻机的第二大市场,虽然中国的石油产量只占世界份额的不到4%、油气储量只占1.3%。2007年,中国的陆地钻机产量约175台,占世界的23.3%。 北美地区的存量陆地钻机和在用数量也是世界上最多的。2006年,全球在用陆地钻机4704台,其中北美市场2120台,占45%;其他大部分陆地钻机则分布在中国(23%)、俄罗斯(14%)、拉丁美洲(6%)、前苏联(5%)和中东(4%)等新兴国家。 2007年,全球陆用钻机约4951台在用,其中北美市场占42.7%、中国市场23.1%、俄罗斯市场13.6%、中东市场4.7%。和2006年相比,美国市场份额有所下降,以中国、俄罗斯为代表的新兴市场份额正在逐步上升。 未来钻采设备需求仍较旺盛 世界钻机需求总量仍会较大 油价高企刺激钻探活动增加带来钻采设备需求。就钻机而言,需求可以通过新建钻机、以退役报废钻机组装和提高钻机使用率等途径来满足。钻机的使用寿命一般是16年左右,经过最近几年的新增钻机的急遽补充,钻机的成新率不断提高,预计未来钻机需求主要来自于以旧换新的更新需求。由于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因此更新需求也能保持在较高水平。 按照专业投资咨询机构Spears的研究,预计未来5年(2008~2012)世界陆地钻机需求总量在2196台左右,比过去5年(2003~2007)钻机产量1940台增长13.2%,年均需求从388台上升到439台;预计未来5年年均报废陆地钻机480台左右。从世界范围来看,未来钻机需求总量仍会保持在较高水平,但增速会下降。 中俄新兴市场成主导 最近两年北美市场钻机需求占全世界需求总量的一半左右。随着北美市场建设的逐步完善,钻机存量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预计未来钻机需求会有一个较大幅度的下降;未来世界钻机需求的主要市场将转向中国和俄罗斯等新兴国家。 根据Spears的研究预测,未来5年中国钻探活动会持续增加,钻机需求强劲,中国陆地油气井钻探数量将从2006年的16850个增加到2012年的21321个,钻探深度从2006年的124.7百万英尺上升到2012年的157.8百万英尺,钻机总需求1125台左右;俄罗斯当前使用钻机约32%是15年前制造的,需要更新替换,同时俄罗斯计划将钻井数将从4753个增加到6261个,钻探深度从40.3百万英尺上升到52.9百万英尺,预计总共需要新增陆地钻机705台;Spears预计,中俄钻机需求总量占未来世界总需求的83%左右。 行业竞争:少数国家垄断,国内企业竞争力逐渐增强 国际竞争状况 目前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事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和开采,但只有20多个国家能够制造石油钻采设备。其中美国、俄罗斯、中国和罗马尼亚等少数国家的竞争能力较强,能够生产技术水平较高、质量较好的石油(天然气)勘探开采所需的成套石油钻采设备产品。 就陆地钻机而言,美国和中国的石油机械公司是市场的主导,同时还存在德国、罗马尼亚和俄罗斯的小型制造企业。美国石油钻机的年生产能力在400~500台左右,产品出口到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俄罗斯(包括原苏联的其他成员国)石油钻机年产量在200台左右,主要供国内使用;罗马尼亚的石油机械制造历史较短,和我国基本相同,但发展很快,能够年产系列化的陆地和海洋勘探开采石油钻机100多台,除自用外,还向21个国家出口,石油机械成为罗马尼亚的主要支柱产业。我国石油钻机制造晚于采油历史,起步也晚于国外钻机制造业,但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产能迅速扩张,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目前年产钻机能力200台左右,约占世界的三分之一。现在我国钻机制造水平已经领先于俄罗斯,与欧美先进厂家水平相当,但成本低20%~25%。 美国的Nov是世界上最大的钻机和钻机设备制造企业,产品服务全球钻探承包商;除本土外,在加拿大、阿联酋、挪威、荷兰和中国等设立制造企业。Nov在钻机设备上占有绝对垄断份额,2005年销售收入22.59亿美元。2001年,NOV与兰石集团成立合资公司兰州国民油井工程公司,生产陆地钻机和修井设备。 按照2006年的收入和产量排名,宏华集团是世界上第二大、国内最大的陆地钻机生产企业,主要市场在俄罗斯、北美和中东地区,占据国内20%~30%左右的市场份额;宝鸡石油机械是国内第二大陆地钻机制造企业,占据国内40%左右的钻机市场份额;德国Bentec公司是AbbotGroupPLC的下属,市场主要集中在俄罗斯。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