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贡献一个“厦门样本”!厦门市重要产品追溯体系走在全国前列
2019-09-26
又贡献一个“厦门样本”!厦门市重要产品追溯体系走在全国前列
9月24-25日,由商务部市场秩序司主办的全国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培训在厦门开班。来自全国各级商务主管部门、行业组织、试点示范企业的300多位相关代表齐聚鹭岛,交流构建重要产品追溯体系经验,探讨如何扎实有效推进体系建设创新发展。
培训会采取工作经验交流、成果展示分析、特约专家授课、问题研讨探讨、热点主题讨论相结合的方式,着重展示了上海、北京、山东、广西和厦门、宁波、大连等全国优秀示范地区追溯体系建设的典型案例和经验,并首次聚焦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在扶贫攻坚工作中的应用。
在培训班上,厦门市作为全国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优秀示范地区,着重向全国介绍了追溯体系建设的“厦门经验”,并以厦门绿百合生鲜配送可追溯管理系统建设及发展为例,展示了厦门市在打造追溯价值网,探索可持续利用追溯体系方面的创新成果。
据悉,2016年7月,厦门市批准成为全国重要产品追溯体系示范建设城市。项目启动以来,厦门市紧紧围绕国务院和商务部有关追溯体系建设的总体部署,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着力构建“互联互通、协同推进”的重要产品追溯体系新模式。2018年12月,厦门市示范工作通过商务部组织的评估验收,厦门做法得到评估组高度肯定,开始进行多元化、立体的全国复制推广。
如今,厦门的追溯体系规划标准体系得到完善,法规制度进一步健全,追溯数据统一共享交换机制基本形成,初步实现追溯信息互通共享,社会公众对追溯产品的认知度和接受度逐步提升,为全国重要产品追溯体系的建设交出了可推行、可持续、可复制的“厦门样本”。
追溯平台互联互通“一张网”全覆盖
打开厦门市重要产品追溯统一平台,一张反映全市重要产品综合信息及全链条全过程轨迹的多维度追溯“地图”跃然眼前。界面上,涵盖综合业务、示范企业、食品追溯、酒类追溯、农产品追溯、药品追溯、进口食品追溯、农业生产资料、应急商品、生活必需品等子目录,每一个子目录的背后,都是一个无缝对接、全链条、全过程、全方位的追溯体系,它也是政府对百姓食品安全责任感的庄严承诺和庄重宣誓。
厦门市重要产品追溯统一平台,接入了市场监督局、农业农村局、海关等监管部门的追溯系统,实现与各部门追溯系统的互联互通、协调运作。它把原本分散于各监管部门的跨部门、跨环节的追溯数据有机整合串联,同时横向与市政务信息系统打通,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共享交换,将追溯品类从传统食品、农产品扩大到药品、保健食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等品类。例如本地种植的农产品,把原来在农业农村局追溯系统里的种植信息与市场监督局追溯系统里的流通环节信息串联起来,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除国内食品以外,还率先通过厦门单一窗口平台对接海关进口食品追溯数据,将从厦门入境的进口食品纳入追溯体系。
6.71万家企业组建追溯体系子系统
厦门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已涵盖全市6.71万家经营主体的30.73万种商品,精心筛选15家示范企业,以“先建后补”的方式,鼓励示范企业自建追溯系统并直接与市级统一平台对接,实现追溯信息实时自动上传。
全市793家食品生产企业、76家农贸市场、110家大型商超、919家食品批发经营者、4385家食品批零经营者、1091家学校食堂及573家中大型特定餐饮服务业者备案注册并实现追溯数据上传,700多家农产品生产主体(包括4家屠宰场)纳入追溯管理,实现全市食品安全追溯“一张网”全覆盖。
智能化提升科学决策能力监管水平
尝试点击厦门市重要产品追溯平台的“综合业务”板块,不到一秒钟,屏幕上已经列出了厦门市重要产品的主体数量、业态分布、企业主体、每日交易情况、公众追溯查询总数,清晰快速地呈现出厦门市全年交易量趋势、各区重要产品交易量分布、当日交易总量、全年交易总量、应急商品主体总数、生活必需品主体总数等信息,监管监测效率再提高。
厦门市重要产品追溯系统将为智能化执法及提高监管检测效率提供技术基础。通过指挥中心大数据分析展示,对商务部门市场监测、消费运行、应急调控提供决策支撑。追溯体系与数据统计及执法监督紧密结合,探索大数据分析利用,发挥数据驱动作用,增强了政府科学决策能力及监管水平。
点击
关注“厦门追溯”
扫码掌握追溯信息
厦门市共有30.73万种重要产品实现追溯“一张网”全覆盖。市民只需通过微信搜索“厦门追溯”微信公众号并关注,通过微服务子目录,点击“扫码查询”,扫描产品二维码,即可“一键”掌握产品信息,直观地了解全过程、全链条追溯情况,做到食安、心安。
从食品、农产品、药品等民生产品入手,推动建设以“源头赋码”为核心的追溯体系,所有食品推行“一品一码”(一个批次赋予一个追溯码),酒类等个别食品实现“一物一码”追溯。多渠道拓宽查询渠道,通过微信公众号、门户网站,以及i厦门、市民卡等市民广泛应用的惠民服务App,为市民提供一站式方便快捷的公共查询服务。闽篮超市实现货架标签或收银小票上二维码查询,将自助收银终端与移动支付、追溯查询、发票开具等功能结合,满足消费者“买前扫一扫、买后查一查”的体验需求。通过建立透明、有序、公开的追溯体系,营造放心消费的市场环境,提升百姓的安全感和获得感。
案例
聚焦追溯价值网
探索可持续追溯
事实上,厦门市重要产品追溯体系的建设并不是子系统的简单叠加,而是一个可持续、可拓展机制的接入,不仅满足了市场需求,提升了企业自身管理水平,而且为企业共建共享现代化管理平台提供了数据与技术基础。
利用厦门市建设及完善重要产品追溯体系的机会,厦门市绿百合食品有限公司采用“产研结合”的模式,创新自主打造“绿百合生鲜配送可追溯管理系统”,将生鲜食品追溯建设、追溯新技术研发和研发成果市场推广融合,探索出一条在追溯建设上投入产出协调的可持续利用的追溯体系建设新路。
除了将“绿百合生鲜配送可追溯管理系统”以“艾鲜”为品牌开放给其他生鲜配送企业使用以外,绿百合通过与可追溯管理系统开发企业合作,在原有可追溯管理系统的餐厅食材验收环节,进一步深挖餐厅食品安全监管痛点,推出了面向更广阔受众的“后厨管家”管理平台,让餐厅、食堂以极低成本即可实现可追溯运转,发挥生鲜配送龙头企业的社会担当引领作用,带动行业其他企业,共同保障消费者食品安全,打造行业的追溯价值网。
(厦门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