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简讯

市场简讯
甬产生物航煤实现首次跨洋“商飞”
2017-11-23

甬产生物航煤实现首次跨洋“商飞”  北京时间昨日2时11分,一架从首都机场起飞的海南航空HU497航班波音787型客机,在飞了11小时41分后,平稳降落在美国芝加哥奥黑尔国际机场。这趟跨洋航班意义非凡——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1号生物航煤首次跨洋商业载客飞行取得成功。更令人振奋的是,本次飞行使用的生物航煤正是出自中国石化下属企业镇海炼化公司。  据悉,这是继2013年技术验证试飞、2015年国内商业航班首次应用飞行之后的又一历史性突破,表明我国生物航煤自主研发生产技术更加成熟,对我国生物质能源研发应用和绿色航空具有重要意义。  据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公司副总经理陈燕斌介绍,生物航煤是以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生产的航空煤油,原料主要包括椰子油、棕榈油、亚麻油等植物性油脂,以及微藻油、餐饮废油、动物脂肪等。与传统石油基航空煤油相比,生物航煤在全生命周期中碳排放可减少50%以上。据了解,1吨石油基航煤要排放二氧化碳3.2吨,我国目前的航煤年消费量约3000万吨,如全部以生物航煤替代,一年可减排二氧化碳约3300万吨,相当于植树近3亿棵、近2000万辆经济型轿车停开一年。  “经中航油采样分析,镇海炼化生产的生物航煤各项指标完全符合质量标准要求。本次飞行加注的航空煤油以餐饮废油为原料,并以15∶85的比例与常规航煤制作而成。”陈燕斌说。  中国民用航空局适航审定司司长徐超群告诉笔者,生物航煤是全球航空燃料发展的重要方向,发展绿色可替代清洁能源,推动国家自主知识产权生物航煤的研发和应用,是我国打造绿色低碳航空的一次重要创新。中国石化1号生物航煤是中国民航局批准的首个生物航煤产品,此次跨洋飞行成功标志着我国在生物航煤的研发生产和商业化应用方面取得了又一重大突破。  据悉,中国石化在生物质燃料的研发应用方面始终走在国内前列,其生物航煤生产技术适应的原料范围广泛,不但可以用菜籽油、棉籽油、棕榈油、酸化废油、微藻油、FT合成油等为原料,还可以用餐饮废油为原料,解决了餐饮废油科学、合法、高效应用的难题,走出了一条餐饮废油资源化绿色应用的新路。



相关部门网站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

网站地图 | 隐私政策 | IPv6网络支持 | Xml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