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简讯

市场简讯
英国《金融时报》:中国经济赶超日韩尚需努力
2005-04-22

英国《金融时报》:中国经济赶超日韩尚需努力

据报道,2005年4月13日,英国《金融时报》发表评论文章认为,按目前的经济增长速度,中国需要25年才能达到日本目前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需要30多年,才能达到目前韩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相对于美国的比例。因此,追赶的距离还很大,但赶超的机会也很巨大。 
  根据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逊提供的材料(最新材料截至2004年),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1978~2004年,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370%,年趋势增长率为6.1%。然而1950~1973年,日本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460%,趋势增长率为8.2%。1962~1990年,韩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80%,趋势增长率为7.6%。按照亚洲邻国的标准衡量,中国的经济增长还远远算不上惊人。然而有理由相信,中国的表现应该能够胜过上述所有国家。 
  1.一个国家所能达到的经济增长速度,视该国与全球最发达经济体生产率水平之间的差距而定。这就是每一代赶超他国的经济体增长速度往往快于上一代的原因。当中国的经济开始高速增长前,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为美国的1/20。现在,在经历了25年的快速增长之后,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为美国的1/6。而日本在经济高速增长开始之前的1950年,日本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就已是美国的1/5。 
  2.中国像当年的日本、韩国等一样,具备经济快速增长的所有要素:工作努力、廉价的劳动力;将大量人员从生产率低下的农业部门向生产率较高的制造业转移的能力;适宜的外部环境;稳定的政局;以发展为导向的政府。 
  3.中国的总固定投资率显然高得出奇,超过了国内生产总值的40%。中国的投资率之所以很高,是因为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非常低。目前,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相当于韩国1982年和日本1961年的水平。但在那些年,韩国的总固定投资率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30%,而日本则为32%。 
  鉴于中国享有的机遇及其投资力度,中国的增长速度本该更快,之所以没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投资缺乏效率。衡量投资效率的一个简单指标是“资本-产出增长比率”(ICOR),即投资与产出增长的比率。ICOR越低,投入资金的效益就越大。中国ICOR的5年移动平均值现已升至5。在20世纪60年代的经济快速增长时期,日本的ICOR接近3;20世纪60~70年代,韩国的ICOR为2~3。 
  此外,按目前的经济增长速度,中国需要25年以上的时间才能达到日本目前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需要30多年,中国才能达到韩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相对于美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追赶的距离仍然很大。 
  但是,不要以为中国的快速增长是非同寻常的昙花一现。尽管要实现快速、持续的增长,中国在许多方面还存在很大障碍,然而赶超的机会也很大,中国经济快速赶超的进程正处于中期,而非末期。


相关部门网站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

网站地图 | 隐私政策 | IPv6网络支持 | Xml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