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民币专栏

人民币专栏
英国对人民币估值问题未采取立场
2010-03-29

     “在人民币的估值问题上,英国政府没有采取立场。”英国外交大臣戴维·米利班德(David Wright Miliband)在格林尼治时间3月23日晚回应本报记者有关人民币汇率的提问时,反复如是强调。

  “我们的确在说的是,我们需要一个平衡的经济增长,这是公开市场的一个基础。对于那些正在以一定方式公开的市场,支持这些市场是所有主要经济体的责任。”在当晚向外国记者召开的答问会上,米利班德就上述问题进一步解释说。

  这是一个不同于此前中国舆论界所描述的观点。米利班德在3月14-17日对中国进行了访问。中央电视台2月16日的报道说,英国外交大臣米利班德与中国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会晤时表示,英方认为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不应向中方施压。

  130位美国国会议员上周联署要求把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美国民主党参议员舒默和共和党参议员葛兰姆上周递交的提案要求,如果中国不采取措施调整人民币汇率,美国将对部分中国出口商品加征关税。

  随后,IMF和世界银行相继公开宣称人民币应该升值,欧盟同期的表态也被认为是在婉转批评中国——美国看上去正试图打造一个共同施压人民币升值的“国际联盟”。

  上世纪80年代,美国曾联合英、法、德三国共同对日本施压,强迫后者签订“广场协议”,日元在此后两年内对美元汇率骤升一倍,其后日本经济发展陷入长期停滞状态。

  如果不得不在国际平台上(比如6月底的G20峰会)讨论人民币汇率问题,英国会站在哪一边?稍早,英国被认为未必会加入美国这个旨在向中国施压的统一战线,理由是人民币贬值对英镑不利。但从眼下这个最新表述看,米利班德似乎并不情愿现在就透露本国的清晰立场。

  米利班德还称,他上周一在上海访问时谈到四件事:一是反对保护主义,二是对于低碳产业的投资,三是国际金融机构的改革必须反映出世界力量的变化并与之匹配,四是确保市场的价值,一个稳定的市场必须有其公开的价值。

  “如果认识不到我们将为保护主义付出何种代价,那才真正是最危险的。”他说。

  他还提到,对于通货膨胀是否影响人民币的估价,在中国内部也是存在争论的。

  有意思的是,在米利班德23日召开的这场记者会及此前3月18日英国首相布朗召开的记者会上,两人都没有对有关评价中英关系此番修复情况的问题作出正面回应。英国首相布朗仅在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强调,“非常珍视中英关系”。

  中英两国关系在去年底曾一度陷入低谷,米利班德的中国之行被认为旨在修好。

  也许,中国要做好准备将独自面对一场艰难的货币战争。



相关部门网站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

网站地图 | 隐私政策 | IPv6网络支持 | Xml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