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简讯
应对行业“新常态”空调厂商寻求“破局”之道 2015冷年结束了,但空调市场巨大的库存压力并没有得到缓解。有行业人士估算,2015冷年空调将达到4200万套。帕勒咨询公司罗清启分析称,2015冷年空调行业库存超过4200万台,基本上相当于国内空调市场一年的需求量。 奥维大数据公司研究院院长张彦斌认为,由于行业长久以来居高不下的库存压力,加剧了非理性价格竞争,各大品牌只能通过不断提升的规模来弥补利润率的降低,从而导致空调行业的总体盈利能力不足。因此,空调市场更新需求已经占据主导地位,天花板效应已经显现。 尽管面临需求不足、库存高企压力,在2016冷年开局之际,各大空调厂商纷纷使出招数,努力寻求2016冷年逆境中“破局”之道。分析认为,新冷年,空调价格战还将继续。但如果厂家要持续通过价格打压来进行市场竞争,必然会削减成本,从而牺牲产品质量、售后等核心东西,最终造成厂家、商家、消费者“三败俱伤”。 罗清启则认为,谁能为消费者提供最大化的消费福利包,谁就将获得市场竞争先机。对中国空调企业来讲,仅有概念产品是难以持续赢得市场竞争的,因为消费者要的是真正满足需求的产品,而非披着概念外衣推出的花拳绣腿式的空架子产品。 张彦斌表示,当前处于明显的产品结构调整过程中,高端产品依然在开始普及中。高能效APF一级尚在爆发前夜,智能技术、卖点、产品日新月异,空调品牌应提升自身适应市场能力,把握机遇弯道超车,实现在最后洗牌期中的超越。 为应对空调行业的“新常态”,在2016冷年开局之际,各大空调厂商纷纷使出招数,从产品创新到渠道变革,努力寻求“破局”之道。 在产品方面,顺应时下席卷家电、互联网行业的智能家居风潮,空调的智能应用成了厂商发力的重点。格兰仕空调冷年开局的年会上就发布了可用语音操控的智能空调。据格兰仕空调中国市场销售总监甘建国介绍,从2014年以来,格兰仕携手京东、天猫等互联网巨头,在制造产业链条中引入用户数据,智能产品销量大幅增长,目前格兰仕智能空调占比已超过80%。 除了智能之外,空调企业也抓住了消费者对健康的需求心理。海尔在广州发布了自清洗空调,还联手中国标准化协会共同启动了中国空调行业自清洁标准《自清洁空调器通用要求》的制定工作。海尔空气产业负责人王友宁介绍,用户的需求已经从防暑降温发展到了空气健康,因此海尔建立了包括温度、湿度、洁净度、含氧度、清新度的空气健康五大指标。 而对于线上渠道带来的冲击,厂商也在想办法增强线下渠道的信心。美的家用空调事业部总裁吴文新在其冷年开盘会议上向经销商表示:“我们不会把传统渠道忘了,将刚性保障经销商的利益。” 据了解,美的空调对经销商2015年的库存,将给予5%左右的价格“补差”,以巩固线下渠道。 面对空调行业的“天花板”效应,各大企业都在谋求差异化发展,以求寻找到突破口,而无论是洋牌还是国产,一线还是二三线,智能、健康成为新品的两个核心卖点。 在寻求差异化过程中,松下电器推出了秒速冷空调,将健康概念融入其中,具备净化PM2.5和除菌功能,并可与空气净化器联动加湿。 美的则继续实施“精品”战略,并表示未来五年,将投入50亿元,对国内六大生产基地进行升级,全面实现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 中怡康总经理贾东升分析表示,2015年上半年市场上除PM2.5机型达到188款,较去年同期增长近一倍,而智能机型也从去年的63款猛增到241款,随着卖点的多元化,健康和智能空调将越来越受市场热捧。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