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简讯
北方邦出口商协会的前会长Narendra Kapoor认为,我们对政府降低厂丝灌水的做法表示欢迎,但是只有和绸缎的关税从10%提高到40%的政策配套实行,丝织业才会切实受益。 在上月公布的政府预算中,未加捻生丝的关税从30%降低到5%。Kapoor先生表示,他已向纺织部联秘Monica Garg女士发函,敦促提高绸缎关税。 谈及理由,kapoor先生做了几个论述。 2005年,绸缎从中国的进口量约在每天40万米,但到了2010年,这个数字翻了四倍,达到每天160万米(原文如此。按照中国海关统计测算,2010年向印度的绸缎出口是日均16万米,特此说明,金蚕网)。这么巨大的进口量严重影响了瓦拉纳西、班加罗尔等丝织品中心乔其、双绉等丝绸面料的生产。 为了阐述他的观点,kapoor先生说,160万米巨大且廉价绸缎进口量的冲击,大量的织工因此减少收入,按照每米最低25卢比的全职工资计算,织工每天减少4000万卢比的收入;按照每米50卢比的利润来说,每天工厂和贸易商失去8000万卢比的收入。 这就意味着每年印度丝绸业流失了440亿卢比。 这也以为着中国相应的厂丝消耗量。如果我们不鼓励这种进口的话,就意味着中国的厂丝数量就会多出来,这就迫使中国降价销售。他补充说,对绸缎灌水的增加使织工受益。 不仅Kapoor先生,其他业内人士也都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瓦拉纳西纺纱发展委员会表示将绸缎的关税提高到40%,同时废除厂丝进口税的要求。 纺纱发展委员会会长G K Kediya对政府降低厂丝灌水的做法表示欢迎,同时也表示,政府有义务保护印度的本土市场免受中国的威胁。 中国的厂丝价格2010年8月为每公斤1750卢比,到2010年12月,一下窜到3300卢比,涨了88%。 2006年4月27日起向绸缎征收反倾销税,但是目前征税期限已经结束。所以必须将若干品种的绸缎的关税提高到40%。部分丝绸贸易商也同样表示要挽救本国丝绸业,就必须把绸缎的关税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丝绸业的不景气导致丝织业中心织工的外流。大量的织工不得不放弃传统的职业,只能到别的城市做苦力谋生。在瓦拉纳西,现在只有5.5万名织工,而十年前有12.5万。 Kapoor先生表示,对绸缎征收关税不仅可以帮助织工的生活,更有助于提高贸易商的出口量。据他说,印度绸缎出口额为300亿卢比,瓦拉纳西占到9亿卢比,占到3%左右。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