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简讯

市场简讯
印度生物技术“大象”到2015年将值250亿美元
2007-05-22

印度生物技术“大象”到2015年将值250亿美元
2007年5月4日,美国CNNMoney发表文章说,印度快速成长的生物技术产业已经具有成为该国高速连续增长GDP的重要引擎的潜力。印度政府预测在未来8年内,生物技术产业将增加15倍。印度生物技术部部长Bahn在一份公开信中预测,到2015年生物技术产业的产值将由2006年的15亿美元增长至250亿美元。这种快速增长和巨大的规模被西方分析家比喻为生物技术“大象”,这头“大象”包括合同委托研究、生产生物仿制药和新产品研发。“大象”将更少的依赖外部投资和更多的自主创新,因为没有自己的“重磅炸弹”药品不可能有如此之大的市场规模。
  在美国,至少有17个生物制药类的“重磅炸弹”药品(不包括单抗药物),年产值为400亿美元。现在,印度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有一批专业人士对美FDA苛刻的审批程序非常熟悉,有至少2家生物技术公司正在为辉瑞公司(Pfizer)、默克公司(Merck)、阿斯利康公司(AstraZeneca)和礼来公司(Eli Lilly)进行临床研究。一些生物技术公司正在扩张自己的疆土,在美国建立研究机构和分公司的至少有5家。印度政府为生物技术公司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包括减免税收、特别生物科技园区和种子基金,非常类似我国正在采取的政策。生物技术公司发展很快,如Mosur博士的公司在过去3年内扩张了8倍,其他许多公司也有30%~80%的增长。
  但是,印度目前还需要吸引外资以及合作者来培育“大象”。而西方大国对印度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很不爽,印度拥有南新公司(Ranbaxy Labs)和Dr. Reddy等世界著名的仿制药商。西方人认为没有强有力的专利保护就不会有人真正的进行创新性研究,尤其会吓跑西方人。印度政府在2006年拒绝批准瑞士制药巨头诺华公司(Novartis)伊马替尼(imatinib,Gleevec)的专利保护,本品是诺华的第二大畅销药,2006年销售额为26亿美元,适应证为慢性髓性白血病和消化道肿瘤。但是,“大象”的成长是阻挡不了的,也将成为我国生物制药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我们应该早有对策。



相关部门网站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

网站地图 | 隐私政策 | IPv6网络支持 | Xml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