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简讯
印度尼龙丝产业持续遭受损害的原因,系由于廉价聚酯丝的强烈竞争。虽然有产业界人士认知,应往高附加价值领域及机能性纺织品发展,但实际状况并不然,印度尼龙丝仅有5~6家企业的产业规模,而其市场也相对甚小。 仅管印度有许多讨论纺织产业应转型发展机能性纺织品的言论,但印度尼龙丝产业仍生产可被聚酯产品所取代的项目,致需求量频频下降。 每年印度尼龙丝的消费量约为3万吨,相对于每年印度尼龙丝的产能则高达5万吨,至于每年实际的生产量则约为3万5千吨至4万吨。 来自中国大陆的威胁 印度每月平均进口2千至3千吨的尼龙丝,主要来自台湾、中国大陆及阿拉伯联合大公国。 由于印度进口商自过去长期以来,一向自中国大陆寻求价格较具竞争力之尼龙丝,且与中国大陆厂商签约供应印度市场的需求,故预期近几个月内印度尼龙丝的进口将会增加,同时中国大陆亦对印度的出口市场亦构成威胁。 过去几年来,印度尼龙丝的出口一直不景气,主要系由于与中国大陆以及台湾等国家的竞争。印度出口尼龙丝的主要项目为20丹尼、单股、半光的产品,每月出口量为100~150吨。 根据市场消息来源,由于印度国内尼龙丝产业并无中国大陆厂商所享有之规模经济,故印度的生产成本较高,使其正逐渐失去在世界市场上的占有率。 聚酯丝二倍的价格 在印度国内市场的情形亦然,尼龙丝价格是聚酯丝价格的二倍。在印度Mumbai及Punjab地区尼龙丝的消费量因被聚酯丝所取代,故有下降的情形,但在Gujarat及Uttar Pradesh地区尼龙丝的需求尚属稳定。 有印度纺纱业者指出,多数以尼龙为基础的机能性纺织品系仰赖进口,主要原因为印度纺纱业者未朝向专业的领域,而继续往尼龙丝传统的终端用途—雨伞、渔网及成衣等产品项目之应用发展。目前尼龙6.6是唯一高价位的产品,特别是供轮胎帘布使用之高强力尼龙纱产品。 上游原料CPL现货供给充足 在印度,尼龙上游原料己内醯胺(Caprolactam, CPL)主要由Gujarat Fertilizers and Chemicals Ltd.所生产,其CPL系根据印度尼龙制造业者的需求而生产,而印度尼龙制造业者享有相当稳定的CPL原料价格,至该价格亦大多吻合国际行情。 根据印度最大尼龙丝制造厂Modipon Ltd表示,在印度尼龙制造业市场极少使用进口的CPL,为维护特定终端用途品质之一致性所需,因此印度尼龙制造业较偏好使用由印度国内供给之CPL。Modipon Ltd称,渠可自其它国家取得较廉价之CPL原料,惟恐无法确保其产品品质。目前印度尼龙丝的销售,在其市场景气处于一片低迷的情况下显得更加艰困。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