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简讯
印度个人电脑市场被划分为以下三个不同团体:跨国公司、本地品牌和无品牌供应商。过去几年里,尽管本地品牌发展逐步稳定,但速度明显落后于跨国公司品牌。 2006年印度供应商发货量年基增长率为18%,2005年为35%;而跨国公司对应的发货量年基增长率分别为73%和50%。2004年,本地品牌和跨国公司品牌的发展速度几乎相同,因而,前两年它们之间的差距体现得尤其明显。 Gartner客户计算机部门首席研究分析师Diptarup Chakraborti说:"本地品牌无力抵挡跨国公司品牌营销突击和大举入侵所带来的压力,因此,本地品牌几乎淡出消费者市场,并正对其战略进行反思,从而将更多工作重心放在政府、教育和中小型企业(SMB)领域。此外,印度移动个人电脑部分较去年同期增长74%,其中几乎看不到本地品牌的贡献。跨国公司品牌正垄断这一特殊的高利润市场,市场份额高达94%。" 2007年,教育、小型企业、消费领域和政府部门是推动市场增长的主要力量。移动个人电脑增长率依然高于台式个人电脑。主要原因在于,移动个人电脑和台式个人电脑的价格差在迅速缩小,性能却日益接近;大量入门级和高端产品组合逐渐面市;而且供应商和各大渠道正为推动该市场部分发展做出巨大努力。移动个人电脑增长74%;台式个人电脑增长率却降至3.9%。然而,由于小型企业和教育部门很可能继续投资作为信息技术(IT)基础设施的台式电脑,因此,未来几个季度内,台式电脑市场仍有可能迅速上扬。 Gartner向本地品牌推荐了一个可提高印度市场份额的蓝图: 改进产品组合:印度供应商缺乏一个完整的产品组合。他们主要聚焦发展中低端台式个人电脑,从而忽视了有利可图的移动个人电脑和高端台式个人电脑部分。为扩大市场份额,他们应重点推出和推广AMD产品、为小型城市保留一定最小存货产品,并通过集中发展高端数字生活方式和游戏机来赢得技术优势。尚无跨国公司品牌在高端数字生活方式和游戏机领域占据垄断地位。 提高品牌可见度:对于本地供应商而言,通过营销活动迅速提高可见度实为一大挑战。因此,他们必须在主要城市中采用一种更加集中的方式来瞄准上等零售渠道,从而在其中增加销售点(POS)材料、展示空间、产品范围和客户辅助措施等。他们还应利用主要渠道合作伙伴,在小型城市联合开展营销活动。跨国公司尚未在小型城市设立这类计划,因此,本地供应商可捷足先登。 提高渠道意识占有率:尽管本地供应商正逐渐丧失渠道意识占有率,但未必会丧失自身渠道,以导致新客户减少。本地供应商须采纳一种更具前摄性的渠道发展途径,投资打造销售点品牌、扩大产品范围、与英特尔和微软那样的公司创建更加稳定的合作关系,从而以扩大投资的方式赢得渠道忠诚度。印度供应商必须继续聚焦和垄断政府、教育和小型企业部分,这是尚未被其跨国竞争对手大举入侵的领域。与这些部分的具体渠道建立合作,将使他们能够聚焦发展各自优势。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