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简讯

市场简讯
印度厂商加强与中港纺织品贸易
2005-12-02

印度厂商加强与中港纺织品贸易
印度纺织品及家居纺织品市场潜力丰厚,外商若采取适当的拓展策略,便有机会从中获取可观收益。香港和中国内地生产商亦看准个中机遇,积极进军印度市场。
最近在孟买举行的Heimtextil纺织品展览会及Intex国际服装及纺织品配件展览会上,香港商号亦有参与其盛,而且为数不少。
Heimtextil由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MesseFrankfurt)主办,已于今年10月举行,下届展期为2006年10月10日至13日。本届共有多达20家香港及中国内地公司参展,与2004年仅仅两家比较,数目大增。
Intex国际服装及纺织品配件展览会于今年10月首次在印度举行,香港贸易发展局在会上举办香港产品目录展览,约有18家香港公司参与。
印度是全球重要的纺织品供应地,要打进该国纺织品市场似乎不易。不过,印度纺织业专家认为,香港和中国内地厂商若能掌握当地市场脉搏,特别是价格特点,便有机会为旗下产品开辟市场,获取可观回报。
印度的布料总产量达116亿平方米,约七成由组织松散的业者生产,他们仍然使用旧式机械,品质控制不严。反之,由组织严谨的业者提供的产品多属优质布料,但大部分均以坯布或加工布料形式出口外地。由于印度成衣厂商和出口商不易购得本土生产的优质布料,不少均转向香港及中国内地采购这些产品。
事实上,现在几乎每一家大型出口商所用的布料,多达五成来自中国。据印度第三大服装出口商LeelaLace商业总监VenuKrishnan表示,印度布厂一般未能在适当时间内提供价格和种类合适的布料,而该公司由中国内地、香港和泰国等地输入的布料亦与日俱增。
据称,香港和中国内地公司能提供林林总总的布料,有些在印度也找不到,而且价格非常相宜,付货期也较印度布厂为短。在这情况下,LeelaLace未来向中国采购布料的数量只会有增无减。
配件市场仰赖进口
在印度,能提供优质拉炼的厂商寥寥无几,服装生产商所用的拉炼大部分须从外地进口。
印度服装出口商联会(CIAE)会长AmitGoyal表示,国际买家会指定采用哪些拉炼,通常是YKK拉炼,这些产品须向香港和中国内地采购。另一方面,现在印度制造的拉炼质素已有改善,一些有实力的厂商已冒出头来。
对印度服装出口商来说,从外地输入产品好处甚多,原因是该国政府的预先许可计划准许他们输入外地产品,并在免税区进行买卖及出口产品。
来自香港及中国内地的布料和配件种类繁多,价格相宜,即使布料进口税约达30%至40%,许多印度进口商仍然认为有利可图。另一方面,从价印花税率已调低至12%。
自从美国和欧盟限制中国纺织品及服装进口数量后,印度服装业所接的订单有所增加,不过,由于增产的缘故,还是需要向中国采购更多布料和配件。
印度家纺市场是香港及中国内地公司可望分一杯羹的领域。在欧美等出口市场,中国是印度强大的竞争对手。据一些出口商表示,中国是丝质家纺市场的龙头,中印两国的同类产品价格相差三至四成之多。因此,印度的丝质家纺出口商须致力提供增值服务,不过丝线始终须从中国进口。
他们又称,印度政府考虑对来自中国的丝线采取反倾销行动。此举假若落实,势将增加印度厂商采购原材料的难度,长远可能削弱印度出口的竞争力。
尽管在国际市场,来自中国的竞争非常激烈,但印度家纺业仍然以出口为主导,本土市场不受重视。
孟买高档家纺零售商BharatFurnishings的管理层表示,大部分印度厂商主力从事出口业务的原因之一,是本土家纺市场规模不大,要到数年前才开始扩展。即使是现在,采用品牌家纺产品的印度家庭也不超过5%。品牌产品进入印度市场只是近期的事,定价是产品能否打开市场的关键因素。
在印度,全国性家纺品牌屈指可数,包括BombayDyeing、Welspun、Creative、Harmony、Seasons、Zeba、Yamini、Shyam及Ahuja等。
S hoppers'Stop、Westside及Pyramid等大型零售商各有自己的品牌,产品价格略低于全国品牌。印度各地的时装店亦提供一系列的家纺和配件,但只属小众市场。
Shoppers'Stop等零售商已开始从香港、中国内地和泰国进口部分家纺系列。据Shoppers'Stop采购总监GShrikhande说,该公司进口外地产品,是因为它们款式繁多,质素上乘,而且价钱非常相宜。相比之下,本土品牌产品颜色和款式不多,选择有限。
香港及中国内地展品备受注目
在Heimtextil纺织品展览会,中国内地及香港参展商的摊位引来大批买家参观。有零售商认为,中国内地和香港的产品正符合印度消费者的心意,无论布质、颜色、设计、印花、刺绣或装饰都提供大量选择,而且价钱相宜。
不过,据印度五大毛毯及毛圈毛巾厂商之一GoldenTerryTowel的董事表示,虽然进口产品定价极具竞争力,可是加上30%至40%的进口税后,价格还是和印度产品相若。此外,香港和中国内地公司在印度并无分销网络,让产品直达消费者手上,这亦增加了销售成本。
有时候,进口商会前往香港及中国内地落单,由供应商以专人速递方式把货物送交买家,但此举只限于小批量订单,而且往往是为了规避进口税,令产品更具竞争力。
零售顾问BelaGupta说,购物商场在印度各地涌现,国际企业可在这些商场设店,或与现有零售商合作,通过其店铺分销产品,所以现在外地厂商要在印度销售产品不再是难事。
在印度,床单是畅销产品,一般定价7至12美元(两张单人床单连两个枕袋)。成套被铺,包括双人床单连枕袋零售价由13美元到28美元不等。此外,亦有多个品牌提供贵价床单,每张标价16美元甚至是50美元。
软垫套方面,品牌产品每个约售2至10美元,非品牌手织产品每个约售1至5美元。
至于窗帘,价位幅度很大,每米售1.5美元至4.5美元不等,中高档产品每米5至16美元。
羽绒被和薄被方面,拉贾斯坦邦的纺织厂提供不少产品,深受消费者欢迎,领导市场。中低档棉质薄被每条6至22美元,高档产品每条售价可高达70美元,视乎手工和装饰而定。机织薄被在印度市场尚未普及。
在印度,毛?毛巾是主要的浴巾产品,本土产品约售2.2美元或以上,品牌产品为4.5至16美元。沙滩巾和浴室垫在印度还未流行。
厨房抹布和餐巾方面,本土产品每条售价低至20美仙,品牌产品为1.1至2.2美元。
随着收入增升及受西方生活文化薰陶渐深,印度消费者乐意一掷千金装修家居,开支由2,000美元至3万美元不等,其中约两成用来购置家具及家纺产品。不过,印度人虽然出手阔绰,但仍然非常留意价格。
在印度市场,本土产品非常便宜,但款式种类有限,中低档货品质素参差,良莠不齐。事实上,许多消费者均不介意付较高价钱,购买质素较佳、款式较多的产品。


相关部门网站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

网站地图 | 隐私政策 | IPv6网络支持 | Xml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