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简讯

市场简讯
印度IT软件和服务出口增长强劲
2003-07-15

印度IT软件和服务出口增长强劲

近日,由印度IT软件和服务公司组成的工业协会NASSCOM发布了年度调查报告。报告指出,印度IT软件和服务出口增长强劲,并且在2003-04年度仍将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2002-03财政年度,印度IT软件和服务出口收入达4610亿卢比(约合95亿美元),在印度整个出口中比重也由1997年的4.9%上升到现在的20.4%。预计2003-04年度该行业出口收入可达120亿美元,增长26-28%。
一、基本情况
NASSCOM认为,在全球市场低迷、卢比升值的压力下,IT软件和服务业能够保持高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是:
(一)两大主营业务增长较快。据NASSCOM统计,2002-03年度IT产品和技术服务业出口收入3480亿卢比(约合72亿美元),增长18.3%;IT设备供应商的商业流程外包(ITES-BPO)出口收入1130亿卢比(约合23亿美元),增长59%。预计2003-04年度上述两大服务行业出口收入分别增长17%和54%,达到84亿和36亿美元,其中商业流程外包对印度软件和服务出口增长的贡献度达到29%。
(二)出现一些新的增长点
――海外业务发展较快,2002-03年度海外业务增长67%(本地业务仅增长7.8%),对整个行业出口增长的贡献度为57%。美洲在印度软件出口的地区分布中占据主导地位,约为71%;其次是英国14%;欧洲其他国家9%。
――附属机构(captive units)出口势头强劲。附属机构对软件出口的贡献度从2001-02年度的26%上升到2002-03年度的32%;对应的“第三方销售”(third party vendors)的贡献度从74%降到68%。其中从事商业流程外包的附属机构出口增长90%。在IT产品和服务业,低于5亿卢比的中小企业出口增长19%,超过行业平均增长水平。
――业务领域逐步拓宽。尽管风险投资、制造业和电信仍然是软件和服务出口的支柱行业,但是印度IT软件和服务商正在商业零售、公用设施、健康护理等领域积极开拓市场。
――业务内容不断创新。部分新的服务项目如套装软件、系统整合、研发设计和网络管理将成为增长的主要动力。
二、前景展望
NASSCOM总裁Kiran Karnik认为印度IT行业正处于一个转型阶段。目前,国外客户仅给予印度IT公司3000-4000万美元的中等交易项目。但是,随着并购活动的进行,部分企业正在建立全球性的运输、库存和管理网络,涉及的交易额可以达到1亿美元,预计到2004年,印度IT公司将成为大规模外购交易的基地,为该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增长动力。
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反外购法案”和IT从业人员的签证问题。NASSCOM认为,虽然在短期内上述问题不会对IT行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但是该协会将继续保持与政府主管部门的密切联系,加强沟通,确保IT行业的顺利发展。
三、几点启示
印度IT软件和服务业的最新发展,对于我国鼓励和引导软件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出口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立足自身优势,巩固和发展嵌入式软件出口。与印度相比,我国在IT行业的优势在于硬件加工生产,2002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出口920亿美元。配套的嵌入式软件和套装软件出口具有雄厚的基础和广阔的空间,可以成为我国软件出口增长的主营业务之一。
(二)着力培育新的增长点。与印度相比,我国软件出口的缺点是参与商业流程外包业务滞后。今后,可以考虑一方面加强与印度软件企业的合资合作,另一方面鼓励和支持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软件研发机构,学习和借鉴有关国家的软件企业参与跨国公司商业流程外包的成功经验。
(三)帮助软件企业开拓重点市场。印度的市场主要集中在英美国家,并已具有一定的品牌优势。我国应继续在资金、信贷、税收、信息、教育等多个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巩固和扩大对日软件出口的同时,借助香港和台湾的区位优势,积极探索开拓美国、欧盟等发达地区的软件市场,组织和引导海外留学人员通过多种方式回国创办软件企业,在行政审批、海关监管、出入境手续上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
(四)建立健全中介服务网络。我国各地软件企业组成了形式多样的出口联盟,但是尚未形成有力的中介服务组织和配套的相关机构。当前,需要借鉴印度软件协会如NASSCOM的经验,在组建出口联盟的基础上发展专业化的中介服务机构。可以考虑与美国硅谷等地从事IT行业的华人行业组织开展民间合作,帮助我国软件企业到海外布点,招收人才,收集信息,拓展业务范围。
(五)借鉴国外做法。密切关注主要软件出口国家鼓励软件出口的政策措施,加强国内企业与世界主要软件供应商的信息交流,深入研究软件出口市场的发展变化,尽可能为我国软件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创造良好政策环境。


相关部门网站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

网站地图 | 隐私政策 | IPv6网络支持 | Xml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