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民币专栏

人民币专栏
一路走来人民币汇率不离口 保尔森为美元而奔忙
2007-03-12

     3月5日到8日,美国财长保尔森历访中、日、韩。这是自去年7月保尔森就任以来的首次访日,也是第三次访华。显然,其重头戏放在了中国。

  汇率不离口
  保尔森一路走来,总是汇率不离口。3月5日晚,一到日本,便与日本财长和央行总裁谈日元汇率。到了中国,专程到上海期货交易所演讲,力陈人民币改革和金融市场开放,主张扩大汇率振幅,瞄准“人民币自由兑换”。
  不可否认,保尔森谈汇率,有贸易考虑。原因是,当前造成美国贸易不平衡的,除了中国外,还有一个传统的大户日本。尽管1997年后,日美经济摩擦销声匿迹,但自2004年以来,日本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连年递增,2006年,其规模已接近14年来最高水平。特别是在汽车、半导体、数字家电等核心领域,日本产品对美国产业已构成“毁灭性打击”。眼下,反映贸易关系的日元实质汇率跌到1985年广场协议后的历史最低水位。美国汽车三巨头早就要求布什政府整治日元。但2004年4月以来,日本政府至今没有直接干预汇率,而是通过“超宽松的金融政策”诱导日元资金外流,形成“市场化”的日元贬值。对此,保尔森也只能简单强调“汇率当由市场决定”。目光自然回落到人民币身上。
  其实,在国际经济领域,汇率本不是解决贸易问题的最佳手段。特别是在一定期限内,贸易顺差方的货币升值,反而带来贸易顺差的扩大。若用贸易顺差走势图表示,则形成一个倒写的J字,被称为“J曲线效应”。当年,日美贸易摩擦最终也不是靠汇率解决的,美国关注日元,也不是简单考虑贸易问题,而是在考虑美元的国际地位。

  人民币不是日元
  如今,美国关注人民币,与当年利用“广场协议”打击日元不同。理由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美国成为最大的贸易赤字国,日本成为最大的贸易顺差国的同时,美国又衰落为世界最大的债务国,日本则成长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即日美贸易、资本关系出现了双重逆转。
  对于在金融马背长大的牛仔而言,资本输出权力和美元地位,是关乎美国国际政治地位的大问题。不管是大英帝国主控的“国际金本位制”,还是战后美国一手遮天的“布雷顿森林体制”,国际货币体制历来都是国际政治秩序的支柱,至今未变。捍卫美元体制,自然成为美国打击日元的本意。日美之间,当时的汇率问题由此上升为国际政治和外交问题。
   但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中美摩擦与日美摩擦则不同。原因是,在中美之间不存在资本输出地位的变化。尤其是,中国产业的技术水平和民间资本规模决定了中国的“走出去战略”还远不具备危及美国资本输出地位的实力。人民币与美元,更不存在“敌我矛盾”的属性。
  眼下,保尔森格外关注人民币另有画外音。当前,世界出现了威胁美元地位的“货币地域主义”,美元早已成为布什政府第二任期的要务。1999年,战后第一个挑战美元的货币——欧元诞生,同年,日本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日元国际化战略”,希望与欧、美平分天下。目前,俄罗斯、伊朗、委内瑞拉等产油大户又搞“脱美元”政策。在巨额的双赤字下,美元面临极大风险。此时,最富经济活力的中国货币趋向成为决定美元地位的关键力量。尤其是,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东亚各国为保持贸易竞争力,暗中追随人民币的汇兑政策,衍生了“人民币云团”。人民币的走向带有“群体效应”。而这个群体又集中了世界最丰富的外汇储备。其外汇储备结构的变化,贸易、投资计价货币的选择,成为关乎未来美元地位的大事。
  因此,保尔森只有紧盯人民币,提出“人民币自由兑换”目标,在货币关系上,“期待”人民币不偏不倚,保持“中立”。只要这样,美元就有希望,“利益攸关”也有真实含义。



相关部门网站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

网站地图 | 隐私政策 | IPv6网络支持 | Xml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