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简讯
据报道,2003年7月,中国出口到意大利的产品数量迅速增加,尤其是食品(西红柿、干豆、果汁、大蒜和蘑菇),为了阻止中国产品在意大利的继续增长,意大利农业协会提出制定“强制采用更详细的食品商标”的法律。 意大利农业协会担心,一旦这些产品进入意大利食品加工产业,就很难识别这些由中国进口产品加工的食品。尽管与2002年同期相比,2003年1~4月,对中国产品征收的关税增长了77%,但是中国仍是意大利的第五大食品进口国。 意大利农业协会认为,必须修补意大利和欧盟有关法规存在的严重漏洞。目前,欧盟的商标法并没有要求生产商必须在食品标识上标明主要原料的来源地,所以,消费者就很难了解有关内容。根据一项意大利农业协会进行的消费者调查,有78%的消费者希望了解有关食品的更多信息,但事实上只有17%的食品标识上标明了其主要原料来源地。 2003年1~4月,中国出口至意大利的浓缩番茄汁增长了126%,进口量已接近2003年意大利生产总量的1/3。意大利是中国泡菜的最大进口商,2003年1~4月泡菜的进口量增长了35%,同时作为原料用于意大利的食品加工业。各种果汁,尤其是苹果汁和梨汁进口增长了2.7%。 2003年1~4月,中国部分产品的进口比2002年同期增长率 产 品 名 称 2003年1~4月比2002年同期增长率(%) 浓缩番茄汁 126 泡 菜 35 干 豆 1.6 大 蒜 15 干蘑菇和块菌 7 果 汁 2.7 总增长率 77 注:意大利政府新近规定所有进口食品包装上必须有详细的食品使用说明书,该说明书上应注明原产地、产品的成分和食用方法等。意大利政府特别指出,大量来自中国的食品必须带有产品介绍标签。 我国相关出口企业应密切注意意大利政府的上述新规定,及时采取应对策略,保证出口的顺利进行。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