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简讯
征求意见稿亮点纷呈 由于空心胶囊究竟按药用辅料管理还是按药包材管理这一问题长期存在归属方面的争议,而且此前一直按药包材管理,因而在2005年版《中国药典》修订时,没有再收录空心胶囊及肠溶空心胶囊标准。目前,企业执行的仍然是2000年版药典标准。2005年版《中国药典》没有收录空心胶囊及肠溶空心胶囊标准,而2000年版《中国药典》标准中这一品种的各项指标又比较陈旧,在质量可控性等方面无法适应行业发展要求,因而国家药典委员会在制定2010年药典时,特别安排了空心胶囊及肠溶空心胶囊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 “2010年版药典标准起草时间短,要求高,国家药典委员会要求今年5月15日交稿,9月份印刷;明年4月1日发布,7月1日正式施行,且英文版和配套丛书一起出版。”据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所药品包装材料室主任俞辉介绍,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所承担了2010年药典药用胶囊标准起草任务。不久前,国家药典委员会在网上公布了药用明胶硬胶囊壳、药用明胶肠溶硬胶囊壳、胶囊用明胶相关标准的征求意见稿。为了使这三个标准更加符合行业发展的情况,这次俞辉专程赶来参加空心胶囊专业委员会年会,听取行业协会和企业的意见和建议。 在明胶、空心胶囊、肠溶空心胶囊三个标准征求意见稿中,有多处对以往标准的修改使业内人士感到振奋。青岛益青药用胶囊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世德表示,首先是在铬的限度检测上,与以前相比有明显的进步。2000年版《中国药典》中没有有关铬的限度检测项目,在2002年起草的标准征求意见稿中也并没有把该项指标列入检测项目。这次把明胶或空心胶囊中铬的含量限定为2ppm(百万分之二),已经是历史性的进步。但是,从规范行业发展的角度考虑,这一含量应该限定为1ppm(百万分之一)。目前,部分企业为了自身经济利益,不顾公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用蓝矾皮(鞣制过的各种皮革边角料)生产明胶。部分空心胶囊企业为了追求利润,采用劣质明胶为原料,在条件极差的环境中生产空心胶囊。蓝矾皮中含有大量的铬,且无法清洗去除。铬对人体骨骼系统毒性极大,尤其影响儿童的骨骼发育。只要检测出明胶或空心胶囊中铬的含量超出1ppm(百万分之一),一般就能说明在明胶生产中掺入了蓝矾皮。而企业如果所用原料质量有保障,设备和技术没问题,就完全可以生产出铬含量不超过1ppm(百万分之一)的空心胶囊。严格空心胶囊中铬含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此举可以挤压生产经营欠规范的企业的生存空间,从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另外,在以前的空心胶囊标准中,对性状进行这样的描述:“为方便胶囊填充,帽和体套合后包装,也可分开包装”。在此次征求意见稿中,这句话被删除。张世德认为,给全自动机制空心硬胶囊以科学的定义,才能体现起草者对行业现实情况的尊重,因为现在大部分胶囊生产企业都实现了自动化生产,根本不可能把胶囊帽和胶囊体分开包装,分开包装是手工生产的产物,如果今天仍然这样规定,就脱离了实际,也与国家规定的“取缔手工胶囊”政策相违背。而且制药企业在GMP认证时都要求使用全自动充填机,全自动充填机是完全不可能使用帽体分开胶囊的。 相关标准宜从严制定 中国医药包装协会空心胶囊专业委员会曾多次向国家药典委员会提出对三个标准(征求意见稿)的修改建议,不少建议并非因为规定太严而要求放宽,恰恰相反,是企业觉得标准太松而要求增加难度。据张世德介绍,此次年会有20家会员单位参加,这些企业的产量之和占国内机制胶囊生产总量的90%以上,代表了药用胶囊行业的主流。他们在年会上一致要求,提高标准门槛,促进产业升级。 年会上,企业代表对三个标准的修订达成一系列共识:应提高相关标准。如在脆碎度一项,征求意见稿规定“不得超过15粒”,企业建议改为“不得超过5粒”;在崩解时限一项,原规定“在15分钟内全部溶或崩解”,建议改为“在10分钟内崩解”(由于实际操作中易产生误解,建议中去掉了“全部溶化”);在透过率一项中,于450nm和620nm波长处测定透过率,建议将原规定的“分别不得低于50%和70%”改为“70%和90%”;另外,建议还要求把保质期限定为3年,增加明胶的“粘度”、“粘度下降”两项指标。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