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简讯

市场简讯
药材质量失控祸及野生资源
2010-02-05

药材质量失控祸及野生资源
据浙江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调查显示,大盘山共有珍稀植物33科47属64种,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的有10种,被列入《中国植物红皮书》的有12种,被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的有44种,其它珍稀濒危植物13种,保护区内野生药用植物约1219种。
2010年国际生物多样性年中国行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2010年,是“国际生物多样性年”,1月12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年”活动已正式启动。
目前我国正在制定《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并计划于年内发布。这份行动计划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战略思想、目标和任务,有利于中国更好地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系。
药材多样性破坏殃及产业链
我国目前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生物多样性危急,野生动植物资源危急。这些问题同样日趋紧迫地被提上各国政府的工作日程,摆在我们每个地球公民的面前!
未能有效地保护生物多样性这一事实及其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已成为一记发人深省的警钟。据专家估计,由于人类活动和日益加剧的气候变化,目前地球上的生物种类正在以相当于正常水平1000倍的速度消失,全世界目前约有3.4万种植物和5200多种动物濒临灭绝。每年仅因植被退化就导致2万亿到4.5万亿美元的损失;另一方面,如果每年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的改善投资450亿美元,由此带来的收益可高达5万亿美元。
野生中药材资源作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持续利用正日益成为制约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瓶颈。但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中药材资源特别是野生药用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长期以来并未被提到战略的高度和引起足够的重视。
质量失控,野生资源破坏源头?
对于造成中药资源危机的原因,传统观点多从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过度甚至掠夺式开发、品种单一化、外来物种入侵及气候变化等方面分析,很少结合中药材产业特别是其流通现状来查找原因。由于中药材行业涉及面太广、层次太初级,了解这个行业需要多年的深入实践和考查,需要长期的数据资料积累。
然而,对于中药材野生资源枯竭问题,研究者不容回避长期存在于这个行业中的假冒伪劣现象对资源的破坏。
理解这一点,就需要从整个产业链来分析,即“假冒伪劣药材冲击市场→药材整体质量下降→药材销售价格下降→劣币驱逐良币,有限的野生资源无法体现其价值→继续毁灭性采挖和使用→药源枯竭,整个产业链断裂”。
若要使这一命题得以成立,其中三个环节是关键。
假冒伪劣现象是否广泛存在?
答案是肯定的,这种存在并非政府不作为或者打击不力,而是根源于中药材资源分布的广泛性和现有的流通现状。管理者在明处且人手有限;被管理者分散且队伍庞大,像游击队一样分布于各个角落和各个环节,不断地和管理者玩着猫鼠游戏。中药材流通产业环节多且缺乏集约化、系统性和品牌观念,加大了行业管理和规范的难度,给了不法者可乘之机。
在去年开展的全国中药材市场药材质量调查项目中,仅七个市场就发现假冒伪劣和各式代用品165种,比较突出的如熏磺、染色、打矾、非药用品代用等。特别是去年多种药材价格高涨时,违法现象更为猖獗,市场上几乎难以找到没被打过磺的当归、党参、金银花纯净货;甚至提取过的连翘也被掺入正品中销售。
劣币能否驱逐良币?
在中药材行业尚缺乏流通标准和品牌概念的今天,这个命题是成立的。因为种植绿色药材、道地药材和树立品牌必然会相应增加成本甚至降低产量,如绿色党参的产量肯定超不过施了“壮根灵”的党参。但如果大家在市场上一视同仁,甚至因为个头过小,价格还不如激素药材的话,劣币就必然驱逐良币,导致绿色有机药材无法进入市场;同样,如果掺入提取废料的连翘只卖23元(千克/价)的话,那么卖29元(千克/价)正品干净货的销量必然会受到极大影响,导致该品种销售价格下滑。做正品的最终也只能采用非正规手段来恶性竞争,结果必然使药材价格无法真正反映其价值。
提价能否保可持续利用?
能否以提升价格来解决野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一点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但如果结合产业链运作就不难理解。一是野生药材资源不能只算生长成本帐而不算资源本身价值;二是只有提高野生资源使用成本,才能促使消费环节加大投入人力物力,研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三是一个产业只有不断加大资本投入,才会有可持续发展动力。
例如,目前已濒临灭绝的野生中药材蚤休(又名重楼或七叶一枝花等)是国内多个大品牌生产企业都必需的生产原料。由于长期以来资源是大众共享的,谁先挖到就给谁,故对该品种只考虑采挖成本就可确定其价格;加上市面上以升麻头等伪品来低价冲击,十年前该品种价格只有20元左右。当时某大企业已意识到即将来临的野生资源枯竭问题并建立了野生变家种试验基地,但由于野生资源价格较低,投入科研成本较高且短期内难以见到切实效益,导致了这种探索长期处于停滞状态,野生资源日益枯竭,2009年该品产量已下降到不足400吨。但当企业意识到问题严重性时,连重新找种育种都成了大问题,又何谈原料的稳定供应?
对野生资源估值过低,造成了严重危害。但若野生药材能够真实反映出其资源价值和不可替代性,必然会有资源令野生变家种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并投入资金将其形成产业,从而促进整个产业链的良性循环。
然而,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假冒伪劣品可以成为野生资源的挡箭牌,可有效减少市场对野生资源的使用量从而保护资源。其实,这是一种以静态看待问题的观点,资源的保护不应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这更会造成整个中医药产业的毁灭,分析问题必须从良性发展角度去考虑。
中药材野生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是个系统工程,必须是多种措施的合力。如果仅提高野生药材价格而不对其进行资源调查并加以保护,价格越高可能就越促使采集者掠夺性开发,从而导致一种物种的灭顶之灾。对此,建立保护区、限止无序开发等是迫在眉睫的工作,这些话题一些有识之士和行业专家早已有论述并已开始付诸行动,而药材质量失控所造成的深层次资源困境,必须引以重视。


相关部门网站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

网站地图 | 隐私政策 | IPv6网络支持 | Xml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