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简讯
经《中国乳品工业协会》相关资料介绍,造成消费者信心不足的原因,主要是我们的企业未能及时地全面地将乳制品行业这几年来整顿改造所取得成效告诉广大消费者。去年上半年,除中国乳品工业协会的月月抽检情况有所报道外,国家有关权威部门的监督抽查情况在媒体较少披露,只是在第四季度开始有一些报道,消费者没能够及时全面地了解目前国产乳制品的质量状况,三聚氰胺的阴影还在笼罩着消费者的心。 造成消费者对乳制品高度敏感的另一个原因是,一些负面的、不真实的信息影响了消费者的心理。比如:2011年4月的陕西榆林市学生奶中毒事件,后经官方检验证明,蒙牛该批产品各项指标均合格,学生的呕吐物和排泄物未检出致病菌。但是,已经给蒙牛牌乳制品,乃至整个行业造成极坏的影响。特别是在三聚氰胺事件的影响尚未消除的情况下,等于是雪上加霜。 全国乳品标准委员会副主任杨月欣教授认为,主要是消费者对国产品牌存在认识误区。此前几年间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是造成消费者对国产品牌不信任的直接原因。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宋昆冈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了让广大消费者正确看待中国乳业,他们将实施“月月抽检计划”,对主流品牌婴幼儿乳粉进行监测,月月向社会公布监测结果。向广大消费者报告产品质量状况,强化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的信心。至于国内品牌和“洋品牌”在产品质量上的问题,由于在中国市场上生产的洋奶粉同样是按照中国统一安检标准进行监测生产的,因此在产品质量上国产奶粉和“洋奶粉”并没有太大差异。 也就是说,国产奶粉所面临的阻力并不是“真不安全”,而是“让人觉得不安全”。国际经济形势注定,“洋品牌”奶粉对中国市场份额的争夺只能更加迫切。国产奶粉当前要解决的一大关键问题是,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让人“觉得安全”。 铭观乳业营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骥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外奶粉目前虽然占据着一线市场,但在二三线中国乳业市场仍占据着主导地位。”大多数消费者并不了解,洋奶粉大规模进入国内市场,是从2008年的三鹿事件后,所以虽然在国内一线城市,洋奶粉咄咄逼人占据超商的半壁江山,而在更广大的二三线市场,却是国内品牌明显占优。 虽说现在国产奶粉陷入困境,可还没到整个行业病入膏肓无药可医的时候,大多数国产知名品牌仍然坚持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他们不应该被误杀,我们不能因此就以否定和批判的目光去审视问题。若中国奶企失去定价权,将由消费者为高价奶粉买单。拯救中国乳业,这需要政府、企业、消费者们的共同努力。理性看待乳品市场,正确对待中国乳业。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