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简讯
兰蔻专柜的导购小姐告诉记者,该品牌的一款粉底液将从520元上调至620元,日霜、晚霜、眼霜等产品也将有不同程度的提价,上调幅度估计在40元到100元之间。香奈儿的导购小姐介绍,该品牌从香水到彩妆产品也将涨价,其中彩妆产品普遍将涨40元至50元,其他部分产品可能上涨200元左右。 而资生堂新透系列的柔肤水、洗面膏、保湿乳液分别上调30元、50元、70元,目前已经调整到位。此外,FANCL的洁面粉由145元微调至155元。巴黎欧莱雅复颜提拉系列的眼霜、化妆水、面霜等产品,上调5元至20元不等。羽西新推的一款新系列面霜替代了原先的产品,价格也涨了20元左右。 按照惯例,为了弥补因购物赠礼活动减少的利润,化妆品品牌每年都会略微提价。不过,从2008年到2010年,全球经济还在复苏过程中,因此大部分化妆品都保持不涨价也不跌价的状态,即便有调价,也大多因为汇率影响而被动调价。那么,这些品牌为何不约而同选择在2011年提价呢? 据上海媒体报道,欧莱雅中国区相关人士近期曾表示,由于化妆品的原材料成本、研发投入、人力及营销成本等的提高,加之受汇率波动、税收、通胀等因素影响,欧莱雅集团各个品牌的化妆品价格都会有相应变化,属于正常现象。 对于提价,不少品牌的官方解释是“原材料成本上涨”。那么,事实的确如此吗? 日化专家冯建军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虽然化妆品的制造总成本只占其价格的两成左右,但今年化妆品的销售人工成本、市场推广成本也在增加,尤其是一些中央和地方电视媒体的广告费用增幅较大,有的甚至高达30%以上。费用增加了,洋化妆品势必需要在价格上寻找平衡。“不过,以往都是通过换包装或者产品升级这种方式涨价,向这次这样直接提价的情况不多见。”冯建军说。 我市一家百货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能买得起兰蔻、香奈儿等品牌的消费者,往往对价格不会太敏感。“不过,这两天,一些消息灵通,得知即将调价的消费者,已经开始‘囤货’了。”昨日,在兰寇专柜,一位女士选购了近5000元的产品。 业内人士陈女士预测,此次高端化妆品的提价,有可能引起新一轮的代购潮,“去香港代购的空间会变大,一些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可能又会回归到代购的行列中去。”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