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改善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汇价和外汇指定银行挂牌汇价管理的通知》。《通知》扩大了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交易价的浮动幅度,取消了银行对客户挂牌的非美元货币的价差幅度限制,银行可自行制定非美元对人民币价格,可与客户议定所有挂牌货币的现汇和现钞买卖价格。而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调整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当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人民币汇率波动性显著增强。配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中国人民银行对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汇价和外汇指定银行挂牌汇价管理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调整,此次人民币汇价管理的进一步改善,更将给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带来积极的影响。
一是活跃市场,为银行提供保值市场。从统计情况来看,从7月末开始,银行对客户的远期售汇量首次超过远期结汇量。到8月份,这种迹象更加明显了。这逆转了远期结售汇市场上净结汇的单边情形,在远未市场化的外汇市场,银行不做的话,怕客户流失;而做的话,又难有保值市场避险。通过远期结售汇,企业将汇率变动的风险转嫁给银行。银行就要通过银行间远期市场,将自己的净敞口头寸与有相反方向敞口的银行进行买卖对冲,从而将暴露的敞口风险转移。其实银行并不是这样的风险承接者,他们在银行间远期外汇市场也不是为了套取投机收益。他们只是通过向客户提供远期结售汇业务,从而赚取中间服务费。对他们来说,需要的只是一个保值市场,从客户手中接过远期头寸敞口后,可以马上通过这个市场将敞口平掉。央行在汇改后出台的一系列扩大外汇市场交易的管理规定,加强了外汇交易市场的深度,使银行和企业都可以做更多的避险业务。
二是增强灵活性,提升银行的操作能力。与此前的银行结售汇制度相比,央行此次新政的最显著特征是,实行结售汇综合头寸管理。1994年,中国进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度,对外汇指定银行实行结售汇周转头寸外汇限额管理。银行用于结售汇业务周转的外汇资金不得超过核定的区间,否则须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进行平补。此次新政,将此前割裂的外汇交易头寸、结售汇周转头寸、自身结售汇头寸连接起来,这无疑有助于增强银行在外汇市场的操作能力,继而增强中国外汇市场的弹性,加快人民币做市商的形成速度。在8月份外管局宣布推出人民币远期业务的通知中,就隐含了推出人民币/美元做市商的内容。据外管局官员透露,调整结售汇制度后,外汇指定银行手中的头寸将有很大程度的增长。同时,新政亦为今后推出人民币汇率期货和期权业务预留了必要空间。
三是放宽管制,为人民币币值减压。截至8月底,中国外汇储备达到7500亿美元。而在年初,这一数字仅是6236亿美元。现在银行手上的外汇资金比较多,按照原先的额度限制,银行必须抛出美元等外汇资金,买入人民币,无形中助长了人民币升值。外汇指定银行在增加外汇周转头寸后,给银行更多的持汇空间,能够免除被结售汇头寸捆住手脚的银行强制结汇,将有利分担央行吸纳外汇的负担,有助于减缓中国外汇储备增长速度,从而减少国外要求人民币继续升值的筹码。央行将银行的结售汇周转管理调整为结售汇综合管理,是其2004年以来促使民间增加持汇,分担央行结汇压力系列政策的又一个措施。
四是再进一步,遵循国际外汇市场惯例。中国人民银行的汇价管理政策调整可以理解为从价格管理向价差管理的转变,银行增加了自主性和灵活性。只要在足够大的价差范围内,银行牌价就可实行一日多价,而客户将有机会在一天中选择更为合适的报价进行结售汇。过去银行按照以一日一价的结售汇牌价买进或卖出外汇后,在向国际外汇市场或国内银行间市场平仓时,就会承担相应的汇率风险。此次政策调整后,银行在客户完成结售汇业务之后会立即向国际外汇市场和我国银行间市场进行平仓,客户的交易不能撤销和修改,报价方式为实时报价。这些操作已越来越遵循了国际外汇市场的惯例。
总之,此次政策调整是完善人民币汇率管理机制的一项技术性举措。从长远来看,有利于提高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作用,方便金融机构和企业管理汇率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