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简讯

市场简讯
亚洲,全球医药的引擎
2007-05-28

亚洲,全球医药的引擎
据普华永道公司一篇报道透露,亚洲医药行业正成为全球医药市场的中心,大多数亚洲医药公司期望这一转变成为现实。58%的公司认为全球医药市场的重心将会是亚洲,而不是北美和欧洲。
亚洲医药市场的崛起
随着亚洲公司开拓国际市场和跨国公司不断扩大亚洲销售额,对于许多亚洲公司来说,发展增长是他们的首要任务。65%的亚洲公司认为全球市场份额的增长对他们很重要。三分之一的跨国公司制定了12月计划,通过并购或建立他们自己的工厂来扩大亚洲市场份额。中国、印度是跨国公司的首选之地,紧接着就是新加坡、韩国。
在市场研究公司Reach and Markets最近的公布的报告中指出,2006年中国医药和保健品第四季度报告,表明中国是一个正在急速成长的市场。巨大的人口基数,医疗系统的现代化,和经济的快速增长,证明了中国医药市场的长期潜力是巨大的。中国将继续超越其他邻国,但仍落后于亚洲最大的市场--日本。中国不断发展的工业、政治开放和积极的基础设施现代化,将促进中国医药市场的发展。
跨国公司在亚洲不断增加研发设施,加大临床试验力度;同时,亚洲医药公司正扩大它们的地理版图,成为亚洲或全球性的公司。
超过三分之一的(34%)的亚洲本土企业想要并购医药公司。其中有超过半数(52%)的公司想要并购国际市场份额。目前,所调查到的有不到半数的(45%)亚洲公司在国际市场崭露头角,但他们的国际化的道路还很漫长。
资金短缺
资金短缺对于亚洲医药企业的成长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障碍。很少有特殊的投资基金用于亚洲的生物医药公司。这些公司没有证券市场的支持,例如在伦敦的替代投资市场(AIM)。亚洲医药市场渴望投资,尤其是研发方面,而只有36%的企业会考虑出售自己公司的全部或一部分给国外投资者,来筹集资金。许多公司也把首次公开募股(IPOs)作为筹集资金的方法;有36%的公司已有从国外资金市场筹集资金的计划。
降低风险
跨国公司和亚洲企业都在降低风险方面有了进展。74%的跨国公司和79%的亚洲公司在过去的5年里已经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取得成果,主要是因为政府对知识产权保护法律的引进和重视。
医药业务模式的变化
来自专利过期药和药品价格的竞争继续给医药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降低成本施加压力。承接医药外包降低成本同时高效率的亚洲公司已经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很好的回应。目前,亚洲公司都聚焦于医药外包生产,但他们越来越倾向于研发和临床试验。
展望未来,跨国公司和亚洲本土企业都会发展得各不相同,报道如是说。以正确方式和恰当的地方进行外包的企业将会独占鳌头。



相关部门网站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

网站地图 | 隐私政策 | IPv6网络支持 | Xml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回到顶部